今天读完了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
他是个狠人。
我喜欢他说到的关于读书的那些方法: 死磕读书法:
找一本书,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你特别喜欢。
这本书的方法、原则、理念、思想,你很欣赏,特别受用。
这本书每篇文章的篇幅最好不要太长。
找到之后,你可以这样做:
1.每天选择其中一篇文章,认真读两遍,不仅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文字表达,还要分析文章的布局。
2.朗读一遍,读出声来,并录音。
3.听一遍录音。
4.抄写(也可以用电脑打出来)一遍。
什么是“读书三板斧”
关于读书,我一直在践行“读书三板斧”。
第一板斧:重复读。
挑出几本经典书籍,一遍又一遍地读,有的书,我甚至会读十遍以上。
第二板斧:盯作者。
如果我特别欣赏某个作者,我会把他的书都买来,认真研究。如果有可能,我还会想办法跟这个作者见面,近距离感受他的言行举止,向他请教,跟他交流。
第三板斧:勤分享。
我在书里看到特别好的内容,会找机会讲给别人听,讲多了,这些内容就印在头脑里了,用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我很喜欢崔冕老师, 她也是个读书高手, 她也曾经推荐过按照作者去找书, 不过剽悍的意思,是从更多渠道了解到一个人, 了解到TA可能是哪些领域的专家, 和自己需求契合的那么就找TA的书来读。
两种都好, 其实读一个的说, 也就是和某个时期的那个人的一次聊天。
我最近又重启我的《交易的艺术》, 我也慢慢在调整, 我重启这本书的音频节目的原因: 与其又想分享英语又想分享内容, 不如专门分享内容, 把自己觉得用的好的或者特别地道的英语放到文本区, 语音区就放内容的分享和非常经典的英语用法的分享,
再次重启也是想让自己学会快速读完并读懂一本书。
所以可以不用追求细节, 要提纲挈领,把最精彩的内容做梳理。 这也是靠分享逼自己尽快做完。
关于掏空自己:
这个掏空自己感觉是对乔布斯的 stay hungry 的一种解释。 让自己处于饥饿状态, 那么一个人吃饱了总不动, 消耗就慢, 就不容易有被掏空的感觉, 所以要尽早地去实践自己所学。
这个特别好, 学东西不是为了学而学, 而是为了用而学。
剽悍有个习惯, 爱请人写些自己特别想表达的意思,让后贴在墙上,每天看着。
这个方法也蛮好, 向剽悍提到的某些方法,其实实践一下并不难, 难的是你得天天记得你的测试结果,或者你思考后的决定, 然后就是践行。 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懒, 只是 惯性太强, 把新画出来的蓝图忘记了,如果生活还是那个生活, 圈子还是那个圈子, 那么新鲜出炉的愿望 如果不是被经常看到,又怎么能被践行呢?
所以把定好的事情放在显眼的地方, 或者索性就挂在墙上, 每天看到就是赚到, 赚到一份意念上的强化。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