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行动养大你的想法
我们头脑中一天会闪过6万多个想法。
那么多想法中,部分是关于今天穿什么、中午吃啥、下午喝啥等日常化想法,部分是关于当下自我的评价、他人对我们的看法,部分是关于我们对未来的设想、计划和心情……
我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想法时不时浮出,几番让你有冲动想去完成,光是想想就会感到激动不已。终于,重复的次数够多了,让你有了对重要他人说出来的勇气。
他们的第一反应出乎你的意料: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你说的时间真的可以保证达到你说的那个效果?三两个问题丢下来,你对自己说:要不,还是算了吧。这可能真的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于是,这里会有一个分水岭,取决于你决定听从内心消极的声音就此放弃这个心心念念的想法,还是决定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满怀希望,养大它。
争取他人同意之前,需要自己想清楚并做出抉择,如果选择了要继续,那就让自己成为首要的重要支持者,养大它。
比如,我希望能成为家庭的首席理财官。那么是不是可以先从自己的可支配收入中留好余钱,进行储蓄,同时学习投资知识,执行定投策略……在有了一定的年化收益后,再自信满满地争取一个、再一个家人的信任支持,这时候的阻力也就没一开始那么大了吧。
养大自己的想法,无论这个想法的实施地是在公司、在家庭还是生活聚会中。只要自己率先放弃,那有99.99%的可能性,这个想法会就此夭折。
2、接受【理解】这件事存在【时差】
先把自己的想法捋顺,然后找人交流,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先把事情描述一遍,至少让一个人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接受来自对方的反馈,继续搜集信息,用新反馈喂养第一版本的想法,完善它,先开始行动,再在不断得到的反馈中,慢慢养大它。
还是拿争取家人投入本金一起投资举例。在自己拿本金做投资的时候,多和身边人交流,比如你的伴侣,争取对方的理解并进行成果展现,然后是父母,一点点扩大范围。大胆尝试,不指望所有人同时在一次说服/描述/展现中都能理解和接受。
当你接受【理解这件事存在时差】,你就可以安心做好手头的事,而不为其他杂念(是不是大家都不相信我,我不够有影响力,我可能真的做不好吧……)所影响。
当你的想法有了一个可以看到的形状,并且有更多人关注到了,那些一开始没能理解的人,也会慢慢理解,不断跟上来。
3、珍惜 “爱抱怨的人”
反馈/机遇有时候会以【抱怨】的形式来到你的身边,需要你穿过伪装,识别它。
当抱怨来到你的时候,不妨仔细倾听和挖掘抱怨的根源,你会发现或许对方是个见解独到或拥有超常热情的人,TA在给你的想法不断提出可改进的空间。消化这些反馈,你的想法也会越长越大。
举例,企业培养新人这个事也是一样。
一开始,大家都是一对一通过师傅带徒弟来解决,往往,徒弟学会了技能,跑了,再来一个新人继续这样花很长时间培养,指望着对方有些责任感,好歹多待会儿,结果,又跑了。企业开始觉得,我这也太不划算了。
“抱怨”就此产生。
于是,有些企业会选择在市场上【买人才】,通过较高的招聘费(猎头费/薪水)买到简单培养就可以上手的员工。
有些企业需要大规模这类人员,不愿意选择【买人才】的买卖方式,而希望通过研究培训方法,提炼模型/经验,长期来看,确实是项成功的投资,因为培养人的成本降低了。
而有的机构,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专门投入研究【学习与人才发展】,帮助各类有相关需求的企业/组织解决此类问题,做的项目多了,经验越来越丰富,相关品类也更加完整,【培养人是项投资】这个想法也就越来越成熟了。
今日份推荐
随心翻个两三页的小册子
《100个工作基本》:虽然文字内容看起来有些枯燥乏味,里面的小段落可以快速给你提点方向,帮助开启发散性思维,灵感的源泉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