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孩子的第二天,美玲去了社区,向社区书记说明了孩子的情况,社区书记给她开了证明,证明孩子得到的途径是捡来的,然后,让她到公安机关报案。
美玲去了当地派出所,民警向她详细地介绍了相关规定:
弃婴由公安机关负责找孩子的生身父母,确实找不到,可以送儿童福利院,也可以自己收养。
自己收养要到民政部门办理手续,先提出收养申请,然后提供相关资料,经审查符合收养条件后,发《收养证》,才受法律保护。
美玲这才知道有这些规定,不久,公安人员通知她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这期间,没有别的办法,孩子只能由自己先养着。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呢?她去儿童福利院看过,那的条件不好,孩子很可怜,美玲有点舍不得送去,她想办理收养手续。
可是这么大的事儿,要和爱人商量一下。美玲猜测,爱人虽然很爱她,但好面子,接触的大多是生意场上的人,大概率不会容忍自己收养一个弃婴。
她还是硬着头皮给爱人打了电话,爱人坚决不同意,美玲好说歹说,在自己的一再坚持下,爱人才勉强答应下来,但提出这个孩子将来与夫家没有任何关系,美玲都答应下来。
收养前得给孩子起个名字,这孩子是在下雪天捡来的,随母姓,就叫许冬雪吧,有纪念意义。
美玲带冬雪体检,没有任何毛病,之后去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证》,去派出所给孩子上了户口。
别看李梅年纪不大,但人勤快,有眼力见,做得一手好饭菜,对孩子也有耐心,孩子交给她,美玲很放心。
转眼到了年底,美玲的爱人回家过年,从眼神中就能看出他不喜欢这个孩子,特别是孩子晚上哭闹的时候,更是让他心烦,丈夫心里有气,过了年就走了。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三个月能翻身了,六个月会坐了,一生日能走了,慢慢开始会说话了,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声,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不少欢乐,但也累坏了李梅。
出去买菜的时候,她要把孩子背在身后,半夜孩子哭闹,她要赶忙起来冲奶粉,再抱着哄睡,孩子大小便她要及时收拾干净,还好在生病的时候,不用去医院,美玲懂医学知识,李梅只要精心护理就行。
美玲也没亏待她,给她加了工钱,李梅累并且快乐着,每当劳累的时候,看看孩子红扑扑的笑脸,感觉一切都值得。
时间过得真快,两年后的一天,男主人回来,和美玲在房间里大吵了一通,李梅抱着孩子躲在自己的小屋里,竖着耳朵听,偶尔能听到他们的吵架声,好像提到了离婚,还不时传来美玲的哭泣声,最后,男主人还是摔门走了,李梅吓得一哆嗦,预感到要发生什么事情。
美玲的情绪变得很不好,躲在屋子里不出来,一天也没吃饭,夫妻之间的事儿,李梅真不知道怎样劝,晚上,当美玲走出房间,红肿着眼睛,对李梅说,她和爱人准备离婚。
“离婚?是因为冬雪吗?”李梅忙问。
“和冬雪有很大的原因,还有别的事儿。”美玲不深说,李梅也不好问。
“那孩子怎么办?”李梅疑惑地问。
“只能是我自己带着了,你会和我一起走吗?”美玲反问。
“我们去哪?”李梅没有直接回答。
“在外面租房子住。”美玲回答。
“我要好好想一想。”
李梅有些茫然,自己是个保姆,给人家好好干活,人家给工资,就这么简单。冬雪是自己带大的,如果扔给美玲,她又要上班,又要带娃,干家务,真就带不了,现在女主人有困难了,我应该帮忙,等孩子长大了,再做打算。
第二天早上,李梅对美玲说:“我答应和你一起走,我们俩把冬雪一起带大。”
“太好了!”美玲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大房子是男方资产,没有美玲的份,美玲在外面租了房子,带着冬梅和孩子离开了家。
冬雪和李梅天天在一起,她已经离不开李梅了,虽然她叫美玲妈妈,叫李梅梅姨,但更依赖李梅,李梅对孩子也有了感情,舍不得这个孩子。
出租屋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毕竟美玲的收入也不是很高,三个人每天的吃喝拉撒,还有交水电费,燃气费,房费……哪哪都要花钱,以前这些费用都不用美玲承担。
美玲渐渐变得不爱说话,经济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情感的失落一齐袭来,她有些招架不住,经常郁郁寡欢。
李梅很懂事,她知道美玲不容易,主动提出减少给她的工资,李梅尽力地干好家务,带好孩子,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李梅打算待到秋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那时,自己也可以放心地离开这里,找别的工作,多赚点钱。
一天晚上,美玲没有回家,接着连续几天还是没有回家,以前没有这种情况,李梅内心焦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以前和美玲联系,只要给她发传呼,美玲就能及时回话,出租屋没有电话,她去公用电话亭给美玲发了传呼,但没有回话,她也没去过美玲的单位,真担心美玲出了什么事。
李梅想着想着,竟迷迷糊糊睡着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