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记忆里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天不似夏天那么热,更不似冬天那么冷,也不似春天寒意尚存。秋天是村里人忙碌的季节,苹果熟了、花生熟了、豆子熟了、玉米熟了、高粱红了、棉花开了、芝麻也要炸开口了......
我的家在河南农村,我们村是一个百十户的村子,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苹果树(果树是经济作物,果树结了果子拿到集市上好换钱,许多村子都各自种了不同临近其他村的果树),每年秋天农忙时学校就放假,学生帮家里干活。摘苹果时最热闹,每家都是全家出动,先紧着够得到的、大个的摘,大人摘上面、小孩摘低矮的,摘下来放在地上,枝头的小孩就爬到树枝上,大人在树下指挥小孩踩着树枝摘,此时树下万万不能没有指挥,上面有阳光照着,树枝交错着,苹果藏在密密的树叶下,站在树上头许多果子往往是看不清的,而且不指挥着,一个不小心踩坏了、折断了的某个枝丫,来年不结果子。一亩地的苹果,一家人出动一天就能摘完,摘好将地上每科树下成堆的苹果用袋子装起来,放到车上拉回家,一天的农忙就结束了。
花生能榨油,农村许多户人家都会种它,农村人舍不得一块肥地都种上花生,一年吃不完那么多油,所以地头、地埂处还可以种一些红薯、绿豆、红豆、芝麻、红高粱之类的。早上一大早就着露水到地里,大人们就在地头把高粱、芝麻、豆子砍一砍装上车,老人们说芝麻和豆子怕太阳晒,一晒,就炸开口蹦出来了,得就着露水才能收了带回家。收完它们才出花生(河南话:收花生),出花生时要带上个小工具:小耙子,拿着它抓着一簇花生也一耙、再用力一薅,一大嘟噜花生就出来了,可能是土壤里的果实饱满了,秋天的土地总是湿润松软的,那最后一薅总是那么轻轻一下就出来了。出了花生,地上偶尔会落下几个散落的花生,大人们总是给小孩一人挎个筐拿个小耙子再去捡一捡,大人们则把花生连着叶子装进车,到地头把红薯的秧子扯掉,同样是用小耙子出,红薯也总是一嘟噜的被刨出来,不大一块地可以结出许许多多红薯来。大人刨完红薯装车,小孩们就立即跑去捡捡坑里剩下的,每次总能再有点收获。
出红薯、花生总是很快,大半天的时间就能干完回家,下午大人们将满车的粮食拉回家摔花生、储放红薯、晾豆子和芝麻,小孩子们就留在地里撒欢。一群玩的好的小伙伴就相约去哪个哪个自己发现了地儿找“惊喜”,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地儿坚信一定有“惊喜”,三五成群拉着自己的伙伴去看,拿着小耙子在自己画好的位置上刨,一个地儿几个人一起刨几分钟就能见分晓。这个“惊喜”就是老鼠洞,花生地里容易招老鼠,在花生成熟的时候老鼠会偷偷的把咬断的花生“拉”到自己打的洞里储备着过冬。幸运的时候,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洞能刨出来大半筐花生,小伙伴们总是能为此兴奋大半天,至于为了刨洞弄脏了衣服、刨走花生忘记填大土坑惹出来的祸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如果一群小伙伴这个时候还有时间,还能顺道再翻翻地里剩下了的红薯,捡走到河边挖个坑烧点树枝烤了吃,再美味不过。
村里地多的人家还会种一些好管理、能卖钱的棉花、玉米,秋天棉花会开成一大朵一大朵,像白色的云朵,一朵一朵采进腰上系的像围裙似的大口袋里,之后再装大麻袋里。玉米掰起来就没采棉花那么有意思,玉米长得比人高,一进玉米地就会被玉米的枝叶刮的皮肤生疼,留下一道道红色的印子或口子,十分疼痛瘙痒,所以一般都是大人拿着袋子去掰玉米棒,一次掰两行,从地这头到那头一趟走过去差不多可以装一袋子,走下一趟将装满的放地头再拿个袋子去掰。
忙忙碌碌的秋天,记忆里总是在干活,大人领着孩子田间地头干干活,晚上一家人饭后围坐在一起摔花生、剥玉米......农忙结束好久都还在晾晒,忙着储存。可就是这样忙碌的季节,现在回想起来很是怀念,很想再闻一闻泥土的芬香、摸一摸饱满的花生、爬上枝头摘下大颗红苹果、再叫上村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一起挖“惊喜”、一起河边烤红薯......一如年少,从未离开那片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