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网络舆论的认知

网络舆论的认知

作者: 15李鑫鑫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21:49 被阅读0次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体走进千家万户,而网民们对于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到“沉默的螺旋”概念,意思是当人们处在公共议题的讨论之中,当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不相符合的时候,因为害怕孤立会选择追随他人意见而选择沉默。而因为网络匿名性特性,人们对被孤立和被对抗的畏惧感悄然消失。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即便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不一样,我们仍然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当这样的声音逐渐受到关注,超过了之前的主流意见,而形成了意见对立发展,甚至形成了更深入的讨论,但因着网络媒介的极速变化的特征,导致了不负责任的言论意见也在增多,无效讨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大。所以网络意见的发展对于现实意义其实也在这样的变化中发展。

        当我们仔细回顾人们在网络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时,不难发现其实这恰是一个由盲目从众到批判理性的过程。就像药家鑫案,当孔庆东“药家鑫的脸就是杀人犯的脸”的言论主导舆论走向时,李玫瑾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学生联名提出的“激情杀人”视角却一度被排挤和攻击,最终导致司法收到干涉。此处并不为讨论事件的是非,但就网民的表现而言,显然是立足于个人的情感因素和跟随主流意见的情绪化表述,在这样地讨论之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谩骂。

        可随着事件的不断发生我们再去审视网络舆论的变化会发现,这个平台给予我们的远远不止于谩骂与从众,理性的因素正在悄然渗透。当贾玲恶搞花木兰被要求道歉时,我们发现,也不是所有人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贾玲,相反,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去理性分析这个事件。所以才有后来人们认识到花木兰并非确有其人而是文学虚构,而木兰文化研究协会恐怕连自己的组织机构详情都不敢公之于众。所以我们发现,网民们不光可以在围观中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缩短了人与信息距离的途径,更丰富了每一个人的眼界,充实的是一个人批判性的思维。当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任何公众事件都不再是一种“与我无关”的状态,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参与其中的,而自己的声音也许会得到共鸣和肯定。于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基于不同知识体系的人们将自己的想法融合观点表达在网络媒体之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多元复杂却真实全面的世界。

在这个媒介即信息,人人皆媒体的现状下,能看到如今人们懂得了克制自己的谩骂之心去倾听,这本就是一种可贵的进步。

相关文章

  • 网络舆论的认知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体走进千家万户,而网民们对于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

  • 网络舆论的营销力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有权利发声的时代。 尤其是在网络上,网络舆论已经足以自发形成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来自网民的一次点击...

  • 网络的自由和舆论

    当我们在网络上自由的驰骋的时候,也许自以为的金戈铁马,挥笔如毫,其实也可以是抵向别人的枪口。 什么是正义? 很久以...

  • 刻意练习深度认知

    普通人是舆论认知,牛人是底层认知。舆论大多是被媒体控制的,永远不要完全信任任何媒体,更不要被媒体绑架,只有少数的媒...

  • 网络舆论该如何

    上星期看了两部音像。看了心理罪.城市之光最直观的感触就是,在现在这个社会网络舆论力量的强大不言而喻,准确的说就是键...

  • 不要随意评论别人,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网络舆论充斥的世界,你是否因此而受到过伤害? 近几年,网络暴力的事件频频发生,不少媒体人物成了大众舆论的对象。 事...

  • 我看《心理罪之城市之光》2

    看到这里,我想,那些所谓的网络舆论,那些暴力,是不是也是一场闹剧?现实中很多人,都被网络舆论操控,今天指着这个人打...

  • 网络公共舆论作用如何?

    没多少人否认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在商业市场方面,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革命,在公共舆论方面,创新了信息流通的渠道,形...

  • 如何看待网络舆论行为?

    每个人手里都操着一把手,却不自知。 以为只是简单的打个字,“我只是发表我的言论啊,言论自由啊,你管我怎么说”。 躲...

  • 网络舆论与治国理政的关系 | 19北师大新传学硕真题解析07|胡

    2019北师大新传学硕真题745 简答题3: 网络舆论和治国理政的关系 答题思路 “网络舆论”是近年来新传命题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舆论的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lq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