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公司两位同事突然因为工作的事情吵了起来,其中一位同事再三气愤不过,拨通了老板电话陈述事情经过。不久,另外一位同事就被叫去办公室谈话了。被叫去谈话的同事正是我之前所说的风头正盛的老莫。
老莫之前在老板面前一直扮演着沉稳、能干、能吃苦的角色,可是今天为什么突然就冲冠一怒和别的同事吵起来了呢?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干没有干活,老板不知情,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难道还能不知情?当然同是一个公司的同事,谁也犯不着就去告你的状,揭发你,各人干好各人的工作就可以了。可是一向低调善于偷懒的老莫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老莫的上头还有一个主管,老莫能骗过老板,但是却瞒不过就坐在对面的主管。
老莫的工作出了问题,老板肯定不会直接就找老莫,主管才是第一责任人。于是眼看着这工作进行到了最关键的一步,钱款是否结清的紧要环节,老莫还是糊里糊涂企图交一笔糊涂账,主管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老莫蒙混过关了。
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出了差错,这个责任可不小,于是主管就找老莫了。但是老莫却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仅不改过,反而脖子一梗和主管吵了起来。这一下惹毛了主管,事态就严重了。老莫于是就被老板铁青着脸叫到办公室了。
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开封府传奇》,大宋朝廷国库都已经穷的没钱发俸禄了,枢密使张德林和宰相王延龄,两个朝中最重要的大臣不是想着如何给皇上分忧解难反而是各自为政,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侵犯,两人都只是把朝政当成了一场政局博弈。国库没钱了,枢密使说这事儿归宰相管,宰相顿了一顿说这是皇上的事,又把皮球踢给了皇上。
联想到公司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突然觉得,一个公司不也正如一个朝廷吗?老板就是朝廷里的皇上,而员工就是朝廷大臣。
朝廷大臣不给你好好办事,而单凭你皇上一个人的能力是办不成事的,而朝廷大臣大多数都是只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各自安好,当枢密使和宰相起了利益冲突的时候,这时候双方才能想到还有皇上,事情就会被抛到了皇上那里。同理,如果不是怕追究责任,老莫自然也不会被主管直接告到老板那里。
老莫企图做尹若朝那样的前开封府尹,凡事糊里糊涂,工作凑合着干,只要能安然干到退休就行了,可是却做不到像尹若朝那样左右逢源,既不得罪同级的人也不得罪上级领导。和上级领导直接叫板这是最蠢的行为。而且即使像尹若朝那么会做官的人最后却也只能被免职,又何况还没学会尹若朝处事方法的老莫呢。
老莫被叫到办公室后无外乎两种结果,要么继续干,但是必须要认真干,一改之前的偷懒行为,事情已经捅到了老板那里,老板自然已经开始重点关注老莫了,老莫若还是继续偷懒恐怕是行不通了,还有一种结果就是,老莫辞职,或者被辞。这种结果,以老莫这种办事风格恐怕很难找到下家,若是老板辞老莫,却又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顶替老莫。所以这一种结果对双方都不是太合适。
当然无论何种结果,对于我们这种局外人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其他人,操心那么多干嘛。不管你是车还是马,走好自己该走的,别的事让下棋的人操心去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