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会做事的人吗?或者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中,想做或要做的事有很多,却总是因为拖延症而没什么进展。就算开始行动了,但因为在落实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而倍感压力,就用“算了”安慰自己,然后默默放弃。或者你在工作上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找不到做事的方法,没有自己的节奏,结果导致了多次失败,自信心也不断下降。又或者是拖延症让你为了赶工作进度而忽略质量,结果同事和上级对你都不满意。整日忙忙碌碌,却没有什么值得铭记的收获,等到年末回首,又要问自己这一年到底在瞎忙些什么了。
其实这些都是本书作者小仓广先生过去曾遇到过的情况,他为了摆脱这些困境,花了五年时间反省和改变,终于慢慢摸索,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做事方法。他养成了每天清晨5点早起跑步、写电子专栏的好习惯,在事业上也更进一步,成了日本人事咨询顾问公司Faithholdings及Faith总研的董事长,并写作出版了多本书籍。当然最重要的是,小仓先生越来越喜欢自己,也结交了很多值得信赖的伙伴。
本书围绕着开始、坚持、重复三个简单又连贯的工作步骤展开说明,同时强调心态和行为要相互支撑配合,以建立起做事的常识。小仓先生巨细靡遗地解释和说明了如何改变自己、如何培养习惯的过程。他曾经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意志力相当薄弱的普通人,也不是一开始就非常会做事,但他通过自己反复细致的实践和总结,找到了一套好用的方法。所以,与其说是我们向成功人士学习秘诀,不如说是和一个曾经懒惰,如今干练的朋友分享经验。对于他介绍的做事方法和心态,我们不太可能一股脑地全部接收,这也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对照小仓先生的案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做事方法和思维模式,或者结合自己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来读他的解决之道,并且开始实践。这是阅读上的一个小提示。拿笔者自己来说,就已经开始像小仓先生一样,在培养运动的习惯上不再纠结于一定要每天锻炼,因为一周只要有四五天做到也是很不错的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小仓先生的蜕变之旅吧。
大家都想成为把事情做出成绩来的人,但总是遇到很多障碍,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你不够努力吗?还是就是管不住自己呢?或者说自己也不清楚?可以尝试遵循作者的思路,从开始、坚持、重复三个步骤来回忆一下自己工作或学习时的情形。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对于工作或学习的态度是消极、积极还是中性的。
第一个步骤是开始。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不假。微博上曾经有个流行段子:正在轻松地看剧,突然想起论文还没动笔,于是变成紧张地看剧;正在轻松地刷微博,突然想起PPT还没做,于是变成紧张地刷微博。为了逃避开始一件工作,很多人都会假装视而不见,或转而去做无关的娱乐活动。就算心里明明有压力,却还是不想有所动作,于是越拖越久。作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惨痛经验。
开始之后,第二个步骤是坚持。小仓先生认为打断坚持的原因有二:
1.我们的心由于贪图享受和不能抵制诱惑而无法专注。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现在好像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了。在开始工作或者学习前,我们可能要先搜集资料,但是一打开浏览器,突然就会想到那个明星最近怎么样了,然后搜一下微博;或者是我最近想买一个东西,打开淘宝看看好了;又或者是压力好大,放点自己喜欢的音乐吧,然后就沉浸其中无法专注了。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资料也没搜,工作或者功课也没做,因为手机上、网络上可以做的其他又轻松又好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2.好不容易开始专心工作了,却总是有些突发状况会打断你。
比如说,突然有人来拜访,或者是有电话打过来,再或者是工作上突发的紧急事件需要你去处理,于是你做正事的时间变少了。
无论是内在的不专注还是外在的打断,都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那么解决方法其实还是一句话:坚持,即隔绝诱惑和突发情况。好不容易开启的工作,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千万不要对自己说“明天做吧”,今天就应该全力以赴。把干扰挡在外面,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果。这样的意识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其中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会在下面的章节详述。
为什么人们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不开始工作呢?作者通过反思,列出了两个原因:
1.工作或学习本身的难度。
这点比较好理解。复杂的工作或学习内容让人望而却步。就拿写书来说,作者小仓先生一想到要定大纲目录,起章节标题,就会觉得困难。因为这是在搭建一个作品的骨架,就像素描中的定位构图,如果一开始的视觉比例错了,那么后来的阴影画得再完美也会让人觉得整张画怪怪的。那么怎样才能让书的内容有逻辑、有联系、有层次,就需要作者反复斟酌考量,不断推翻重来,直到最终把大纲目录和标题定下来。工作本身的复杂与难度会让人产生压力。
2.因未知的恐惧而想出来的压力。
对于这一点,作者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比起走崎岖的山路,人们更害怕在黑暗中走平坦的路。因为不知道前方会出现怎样的挫折,人们便会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构筑各种困难。在工作开始前也是如此,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大家都容易想太多,放大了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心理压力。
于是乎,工作或学习就变成压力的代名词,大家自然也不愿意踏出第一步了。
但是,作者发现,即便他定好了大纲、目录和标题,却还是不能松一口气。因为作者还要写正文,也就是说,他一样要经历开始的挣扎,承受开始的压力。然后写完第一章,又要写第二章。所以,作者终于了解,每一件工作,无论大小,都有开始、坚持、重复这三个步骤。没有“开始”,即便是像拖地洗碗,寄明信片这样的小事,都做不成。想一想我们吃完饭躺在沙发上,挣扎着要不要马上去洗碗的情形吧。
所以作者想,既然压力一直存在,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开始,停止多余的想法和其他磨蹭的念头,在“开始”这个动作上集中全部的力量。因为一旦开始后,你会发现,也不是那么难嘛。
第一个步骤是开始。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不假。微博上曾经有个流行段子:正在轻松地看剧,突然想起论文还没动笔,于是变成紧张地看剧;正在轻松地刷微博,突然想起PPT还没做,于是变成紧张地刷微博。为了逃避开始一件工作,很多人都会假装视而不见,或转而去做无关的娱乐活动。就算心里明明有压力,却还是不想有所动作,于是越拖越久。作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惨痛经验。
为什么人们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不开始工作呢?作者通过反思,列出了两个原因:
1.工作或学习本身的难度。
这点比较好理解。复杂的工作或学习内容让人望而却步。就拿写书来说,作者小仓先生一想到要定大纲目录,起章节标题,就会觉得困难。因为这是在搭建一个作品的骨架,就像素描中的定位构图,如果一开始的视觉比例错了,那么后来的阴影画得再完美也会让人觉得整张画怪怪的。那么怎样才能让书的内容有逻辑、有联系、有层次,就需要作者反复斟酌考量,不断推翻重来,直到最终把大纲目录和标题定下来。工作本身的复杂与难度会让人产生压力。
2.因未知的恐惧而想出来的压力。
对于这一点,作者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比起走崎岖的山路,人们更害怕在黑暗中走平坦的路。因为不知道前方会出现怎样的挫折,人们便会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构筑各种困难。在工作开始前也是如此,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大家都容易想太多,放大了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心理压力。
于是乎,工作或学习就变成压力的代名词,大家自然也不愿意踏出第一步了。
但是,作者发现,即便他定好了大纲、目录和标题,却还是不能松一口气。因为作者还要写正文,也就是说,他一样要经历开始的挣扎,承受开始的压力。然后写完第一章,又要写第二章。所以,作者终于了解,每一件工作,无论大小,都有开始、坚持、重复这三个步骤。没有“开始”,即便是像拖地洗碗,寄明信片这样的小事,都做不成。想一想我们吃完饭躺在沙发上,挣扎着要不要马上去洗碗的情形吧。
所以作者想,既然压力一直存在,那么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开始,停止多余的想法和其他磨蹭的念头,在“开始”这个动作上集中全部的力量。因为一旦开始后,你会发现,也不是那么难嘛。
开始之后,第二个步骤是坚持。小仓先生认为打断坚持的原因有二:
1.我们的心由于贪图享受和不能抵制诱惑而无法专注。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现在好像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了。在开始工作或者学习前,我们可能要先搜集资料,但是一打开浏览器,突然就会想到那个明星最近怎么样了,然后搜一下微博;或者是我最近想买一个东西,打开淘宝看看好了;又或者是压力好大,放点自己喜欢的音乐吧,然后就沉浸其中无法专注了。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资料也没搜,工作或者功课也没做,因为手机上、网络上可以做的其他又轻松又好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2.好不容易开始专心工作了,却总是有些突发状况会打断你。
比如说,突然有人来拜访,或者是有电话打过来,再或者是工作上突发的紧急事件需要你去处理,于是你做正事的时间变少了。
无论是内在的不专注还是外在的打断,都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那么解决方法其实还是一句话:坚持,即隔绝诱惑和突发情况。好不容易开启的工作,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千万不要对自己说“明天做吧”,今天就应该全力以赴。把干扰挡在外面,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果。这样的意识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其中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会在下面的章节详述。
第三个步骤是重复。意思是不能试过一次,遭遇失败就放弃了,应该要换一种方法再试,再重复。解决了“开始”和“坚持”这两个问题后,我们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挫折和难关,作者以前就会用放弃来解决问题,用“有必要这么逼自己吗”或者“这太麻烦了”之类的话给自己台阶下。
但其实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
因为放弃等于把成功的小树苗完全摧毁。作者举了学骑自行车的例子,如果能鼓起勇气多次尝试,不怕摔倒,慢慢地,起码可以学会怎么摔没那么痛,多试几次之后,也会找到窍门,开启成功之门。我们都明白,坚持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但大多数人都没能体会到,坚持也意味着遇到失败也能继续尝试。
做事的常识…5-1(图片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做事的常识》原书。)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在不断失败,又不断重复尝试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人。他本是湘乡一个资质中等的田舍郎,最终却成为登上历史舞台的封疆大吏,他不但获得了外在功业上的成就,而且在内在自我完善方面也令人称道。青年时代的曾国藩因为不堪忍受黑暗浑浊的官场,总是直言上谏,得罪了皇帝,也被同僚孤立。在创立湘军和攻打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他没有实权,寸步难行,甚至连战船都要他亲自参与设计,因为湖南并没有工匠会造战船。一开始,他想用木排,发现不行,又采用龙舟的样式,后来发现这样仍然不行,又去邀请见过广东战船的人来帮忙重新设计,真可谓是筚路蓝缕,孤身前进。苦熬数年,当曾国藩带领的军队好不容易取得太平军兴起以来唯一一场胜利后,却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解除了兵权,在家赋闲整整两年。这是一段痛苦又绝望的时期,也是他成功路上重要的休息站和中转站,如果他就此放弃,那么他绝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相反,在这两年里,他反思了自己以前过于刚直和高己卑人的性格,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其心胸和见识有了极大的提升,也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看到,“遇到失败再重新尝试,再失败再尝试”是贯穿曾国藩人生的重要主题。无论是一开始创立湘军的重重困难,还是后来赋闲在家的无聊绝望,面对挫折,曾国藩和普通人一样忧虑,但他从不轻言放弃,失败了就换一种方式重新再来,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这个我们熟悉的充满魅力的曾文正公。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名言。作者小仓先生对这种说法很认同,也认为做事的常识应该包含心态和行动两个方面。小仓先生在30岁第二次罹患忧郁症时,查阅了大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发现精神疾病的治疗有两条路径:一种是从患者的思想层面下手,先了解其想法,再改变行动,这是“认知疗法”;另一种是从患者的身体行为层面下手,先改变动作,再渐渐改变思想,这是“行动疗法”。所以心态和行动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的。《黄帝内经》中也有提到情志与五脏相互影响的关系,身体和心理本来就是有着辩证关系的。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想要做好工作,达成目标,也需要正确的心态。作者提到了两点:
一是正面思考有助于好事的发生。
这也是老生常谈了。本书对于如何在开始、坚持和重复这三个过程中保持正面思考提出了细致的建议和方法,因为,调整心态可以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进而影响行为和结果。比如,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提前想想完成工作时的成就感与快乐,以此激励自己。
二是对于意志力相对薄弱的人,可以采取用行动来慢慢改变心态的方法。不用想,直接做。比如,沮丧时试着抬头挺胸,快步行走,用直觉式的动作习惯来改变心情。当然也可以先改变观念,再落实行动,但是这可能属于比较进阶版的做法了。
关键词:
马上开始,抵制诱惑,重复,积极的心态与行动
要点:
为什么人们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不开始工作呢? (1)工作或学习本身的难度;(2)因未知的恐惧而想出来的压力。解决方法是:马上开始,停止多余的想法和其他磨蹭。
打断坚持的原因有二:(1)我们的心由于贪图享受和不能抵制诱惑而无法专注;(2)好不容易开始专心工作了,却总是有些突发状况会打断你。解决方法是:坚持,即隔绝诱惑和突发情况。
放弃才是真正的失败。解决方法是:不能试过一次就放弃了,应该要换一种方法再试,再重复。
心态和行动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的。
想要做好工作,达成目标,也需要正确的心态。一是正面思考有助于好事的发生。二是对于意志力相对薄弱的人,可以采取用行动来慢慢改变心态的方法。
思考与讨论:
现在你明白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是在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吗?还是三个环节都有所欠缺呢?没关系,选最紧迫的问题开始改,接下来的阅读会有更详细的方法来帮助你。
如果你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是消极或者谈不上积极的话,是否可以尝试着改变一下呢?这是一次成本很小的尝试。毕竟阅读本身没什么用,而阅读后的改变动作才比较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