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科幻电影一定充斥了你的春节朋友圈,而且反响热烈,口碑爆棚,堪比“战狼”当时的电影神话,引爆了中外媒体。
(温馨提示:本文有轻微剧透)
在这部电影的制作获得巨大成功与社会各界铺天盖地的褒奖的时候,我还想简单讨论下这个故事本身和带来了这个故事的人。
有人说,刘慈欣的科幻世界几乎就是人类的未来简史。
深以为然。
相信有很多同样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也许不曾关注中国的科幻文学界,也并非知道刘慈欣(以下简称大刘)是何许人也。但毕竟是大家的关注造就了这部电影的爆红,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大刘本身“想象突破天际”的原著外,电影的宣发,吴京吴孟达李光洁等等一众大牌明星的加盟等等,都是功不可没的。
澳大利亚电影网站Flicks.com的影评 “中国大片《流浪地球》也许是2019最好的科幻电影”,特别点出了电影中体现的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里,灾难大片最终的结局一般都是人类放弃地球选择星际移民,这也是历来人们在面对“毁灭”这个巨大命题时能想出的最好出路。
而大刘却给了全人类另一个出逃方案:带走地球,带我们共同的家。
其实在这个电影的叙事里,并没有体现出“流浪”前的故事。但在原著小说中,大刘也像他以往一贯的做法,一开始塑造了“地球派”与“飞船派”互相质疑与抗衡,“地球派”顾名思义,就是支持推动整个地球逃离太阳系方案的人,而“飞船派”,就是有着“传统想法”的支持放弃地球只坐飞船去寻找新家园的人。
大刘在书里描写了这样一个桥段:飞船派的一个孩子制作了一个玻璃球内的小型生态系统,里面有一只小虾,一枝珊瑚和一些藻类植物,按照孩子的设想,“小虾以海藻为食,从水中摄取氧气,然后排出含有机物质的粪便和二氧化碳废气,细菌在将这些东西分解成无机物质,然后海藻利用了这些无机物质与人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放出氧气供小虾呼吸。这样的生态循环应该能使玻璃球中的生物在只有阳光供应的情况下生生不息。”
然而,这个生态小世界不到十几天就死亡了。
地球派的老师就告诉这些孩子们:“人马座没有行星,最近的有行星的恒星在八百五十光年以外,目前人类能建造的最快的飞船也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零点五,这样就需十七万年时间才能到那儿,飞船规模的生态系统连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都维持不了。孩子们,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我想这一段,也是大刘自己的内心独白,为什么要带着地球逃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这里,不再是只有美国人主导的拯救人类的英雄主义,而是中国人,还有影片最后的全世界所有的人类,共同拯救我们出生成长的地球。
在电影的最后,旁白说了这样一段话:这项耗时2500年的征程,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史称”这个词,看过大刘的书的人都懂,他特别擅长用一两个平平淡淡的字眼,就描绘出一个及其宏伟的时间轴,无论什么重大事件,在他塑造的宇宙里,都是弹指一挥间,“流浪地球”计划这个看似我们根本不敢想象的未来,在他那里,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怀疑,大刘根本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他也许真的是未来世界派给我们的“面壁者”,或者说是带着某种使命来警告我们。“面壁”,是一个太过孤独的旅程,一个人仰望浩瀚宇宙思索亿万光年尺度下的秘密,而且,他自己的文字,也真的就像他的使命感一样,关心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整个地球的未来。在他大多数作品中,很少去纠结于某一两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你甚至可以说他“木讷”、“冰冷”。在他笔下,人类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个人的脸庞可以说是非常模糊,不会设计太多的笔墨,所以在这部改编后的电影里,几个主角们的故事线铺的特别多,尤其是“韩朵朵”这个人物太过强烈的个人故事线描写和最后一段的催泪演讲应该并不是大刘自己的最初设想,当然,电影毕竟是改编,为了促成观众观影的最佳效果,与原著有出入是很正常的,更何况这个故事也是大刘二十年前的作品,现在的他心境发生了改变也是有可能的。
但他一直没有变的,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在电影里,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带着孙子孙女逃亡的过程中,遇见由于运送火石而要求征用自己车辆的救援队,在途经上海时,看见曾经辉煌的陆家嘴完全被冰冻,成为像冰川裂谷一样的万丈深渊。韩子昂说了这样一段话:“曾经那里面也住满了人,那时没人关心太阳,人们只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上海会被冰封:原著中在最“流浪地球”计划最开始的“刹车时代”,是人类利用地球发动机迫使地球停止自转,但这些发动机造成了潮汐吞没了许多城市,同时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忍受的酷热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加剧了这些洪水,导致“百米高的巨浪吞没上海”,所以当进入“逃逸时代”之后,离开了太阳的地球温度急剧下降,也就开始了电影里开始描述的场景了。
这个时代,我们有谁会关心太阳?
我们每天早九晚五,上班时和同事勾心斗角,和客户左右逢源,下了班要去喝酒唱歌,要陪孩子,要去满世界的代购,要把早设定了只有三天可见的朋友圈经营的有声有色。
有谁会抬头去担心那个看似毫无存在感的太阳的安危?
大刘就是这样一个“杞人忧天”的人。像电影里描绘的这种木星的恶魔之眼近在眼前的画面,并不是他最大的脑洞,在他的世界里有好多看似疯狂的想象,他却总有能力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在他另一部史诗级著作《三体》里,有一个外星球叫三体星球,它有三个太阳,虽然看起来数量占优势,但是它们没有自己稳定运行的轨道,而是毫无章法,造成了三体人不得不经历“恒纪元”与“乱纪元”的交替之苦。所谓“恒纪元”,就是只有一个太阳离地球距离最合适,东升西落使人们可以拥有一段短暂而稳定的幸福生活,而“乱纪元”,则就是要么三个太阳都运行到十分遥远的位置,使人们活活冻死,要么就是三个太阳集体运行到地球附近,使整个文明丧生火海。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他们不经意间发现了地球这样一个永远处于“恒纪元”的天堂一般的地方,并且制定好计划在四百年之内侵占地球。
这样一看,我们拥有这个地球,我们生在这个“黄金年代”。真的是身在福中而不自知。
大刘作品最好的一点之一,就是他笔下的群体,各有各的立场与可怜之处,他从不偏向任何一方,仿佛站在了上帝视角去平静的描述这些事情的发生。
《三体》这本书里的地球人一样也有站在对立面的两个派系:“降临派”与“拯救派”,所谓“降临派”,是以WenGe期间父亲被迫害致死的科学家叶文洁主导的一群人,他们对人类的无休止战争、环境污染、疾病肆虐十分绝望,支持三体星人侵占地球重建文明秩序;而“拯救派”则是指对三体人视若大敌,做好一切措施面对入侵,奋起抵抗,誓死守护地球与人类文明的一群人。
但大刘毕竟还是一个对人类文明怀有深深热爱的人,他给这个故事设计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人类发现了宇宙中的生存秩序----“黑暗森林法则”,成功使三体人放弃入侵地球,获得了胜利。(不做过多剧透,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原著),但之后这个巨大黑暗森林的命运会走向何方,没人知道。
就像我们这部影片的最后,人们点燃了木星,使地球暂时脱离险境,但人类还是要在茫茫宇宙中继续流浪,前途未卜。
所以大刘从来都只是提出假设,并没有像个高傲的判官一样去预言结局。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他的原因,人类最后的故事,一定是留给全人类自己一起去创造的。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在看过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之后,就会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就像很多人,看完电影出来,感叹的是电影特效的牛逼,或是小鲜肉主演好帅,吴京真的投资眼光太优秀了等等。
而如今的人类依然是面临着无休止战争、环境污染、疾病肆虐,很多人都在呼吁保护地球,停止伤害,好多人不以为意,依然没心没肺的快乐生活。
感谢大刘坚持冷静思考了几十年,换来了他今天的努力结果。曾经《三体》造成的文学界的轰动,如今他的作品延伸到电影的世界,也感谢改编电影这样一个范围更广,影响力更深的媒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了解那些我们可能会经历的未来。也许我们还可以改变一些什么。
我们保护的从来都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自己。
祝地球好运,祝人类好运。
欢迎微信搜索“我的英语笔记本”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