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北京的沙尘天气后,天气总算重新放晴。想想上次印象中的漫天黄沙还是2015年在农大读大学的时候,给我这样一个海边城市长大的人着实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准备选调考试这一年多来,总算有时间记录一下这一年的坎坷与成就、痛苦与幸福。
记得小的时候,总是能够接触到各种三下乡书籍,包括《爱国的故事》《敬业的故事》《诚信的故事》……书名和其中很多故事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书中的人都能够利他人而忘我、能够为大我而牺牲小我。
高中时,在年级主任的推荐下我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这本书也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暂且不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作出评价,仅明朝的一些宰相高官在挽救国家于水火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隐忍,之后找准时机为国家除害。
一些小人物,甚至史书不曾记载名字的官员,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百姓一方;离任之时,百姓夹道欢送。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让我在很小时便明确了我的职业方向——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不求有多大的作为,但求能够造福一方百姓。
在我读研二第一学期末时,我开始关注一些选调生相关的信息,也开始了解准备公务员考试。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我的寒假从两个周变成了七个月。环境专业本来是非常忙的,这七个月的宝贵时间也让我能够在家中抽出时间进行公考的学习。
大概四五月份的时候,我就已经完成了全部理论课的学习。接下来就进入了长期的刷题时间,每周一次的模考也成了周末必备活动。行测分数从二月份第一次模考时的50分左右变成了后来稳定的70+,少数几次甚至可以达到80+;申论分数也从一开始的55变成后来的70+。总成绩稳定在140多分甚至150多分,模考排名稳定在几千人或几万人中的前几名。
高兴自然是掩饰不住的,然而担忧也越发强烈:我的申论始终是和一家培训机构学的。我们也都知道,申论从没有公开过答案。于是我开始在三家主要机构的平台都进行模考,看到分数都相仿才放心。
十月份的时候,学校的中央选调名额分配到了各个学院,我也凭借着自己过往的经历成功拿到了央选的名额。
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基本每周末都会进行一场选调考试。我只记得一场场考试考使人身心俱疲,也让我之前模考的自信消失殆尽。公考的毒打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11月22日:北京市定向选调。
由于过去的模考分数较高,个人目标也较高,因此每次选调考试的报岗都是报的省级岗位。
北京定向选调是我非常重视的一场考试,但同时也是第一场考试,因此紧张总是难免的。我现在还记得的是北京选调时间非常紧张,考试过后不少同学都反映时间不够用。图推很难,五个题我只做出来一道,直接影响到后面做题的心态。考完试后就觉得很恍惚,最终的成绩也不出所料,78分,没有进面试。
调剂到了某区级单位,也算是进面试了。然后就是准备结构化面试,学校里也没有合适的场所能够发声练习。只好到图书馆的研修间只出气不发声地练习。
面试当天紧张还是有的,不过等候室内的老师都很友好,和我们聊天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进入考场跟老师问好后就开始答题,主考官面无表情念题,我环视七位考官答题。虽然很自信,但总觉得第一题答得非常差。
过了几天后北京选调出了总成绩,我打开后居然看到我排岗位第一名,面试分数比第二名高出了七分多。工作人员通知我体检考察时,我纠结了很长时间,因为中央选调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因此这个机会也就放弃了。
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非常耐心,态度也足够好,也是非常感谢该单位领导的认可。
北京定向选调综合成绩11月29日:中央选调考试(国考)
经历了北京选调考试,已经稍微放松些了。
记得21年的国考题目每道题的题干都非常长,文字阅读量非常大,甚至数量关系题都是如此。我努力控制着节奏,最后数量关系大概做了四道题。出考场后听到很多人都在说没有做完。晚上粉笔的估分便出来了,紧张的估了一下分数—71.3分。一个还可以的成绩,大概击败97%的人。由于觉得申论一点也不难,因此觉得进面稳了。
出成绩的时候才真正把我震惊到了:申论54分。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给这样一个分数,时至今日我也没有想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总成绩123分自然没有进面试,后续的调剂也失败了。我心心念念的中央选调就这样结束了,真的不甘心,但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常听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也总念叨这句话,然而失败了就是失败了,根本不会给你任何机会。
中央选调报名 中央选调笔试成绩(申论很迷)12月12日:天津选调考试
受疫情影响,北京选调和中央选调都是在本校考的,不用担心订宾馆、路程距离等各种问题,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但最终也都没有考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比之下,天津选调不但需要缴费,而且考场也全部设置在了天津。之前的各种分享会和网络分享都在说天津选调的原题非常多,但实际上打开试卷后我扫了一眼,一个原题也没有。考试成绩73分,更是创了新低,让我深深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公考。
天津选调报名市委办公厅 出成绩后与我爸的聊天记录在写毕业论文,有空再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