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的时候,他说话的目的就不再是为了沟通,而是为了战胜别人,这便是所谓的“雄辩症患者”。现实生活中,此类人不在少数。
这种人的心理路径依赖,就是要把现实生活切碎成无数个碎片,在每一个碎片里面获得局部战争的胜利,最后,却往往变成了失败的人生。
他在每一个他发动的口头战役里,都取得了他认为的胜利。有时候他认为把别人给驳倒了,其实是别人不愿意理他了,而这种人往往觉得自己沟通能力还特强。因为他会说嘛,他很聪明啊,他总能抓住别人语言的漏洞。其实这是抬杠的能力。
在每一个事情上头,他都能看出毛病出来,他要纠正你,他只要在场,他仿佛永远站在真理的一方。这是一种对正确感的强迫症,一旦患上这种心理疾病的话,那真的会很麻烦的。
王蒙写过一篇小小说《雄辩论》。
一位医生向我介绍,他们在门诊中接触了一位雄辩症病人。
医生说:“请坐”。
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无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还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例如北极,今天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忍不住反驳说:“我们这里并不是北极嘛。”
病人说:“但你不应该否认北极的存在。你否认北极的存在,就是歪曲事实真相,就是别有用心。”
医生说:“你走吧。”
病人说:“你无权命令我走。你是医院,不是公安机关,你不可能逮捕我,你不可能枪毙我。”
……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病人当年参加过“梁效”的写作班子,估计可能是一种后遗症。(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我们周围患有这种“雄辩症”的人挺多的,这可以说是常见病多发病,只不过有轻有重,有人属慢性病,有人属于急性发作,有人经常发作,有人偶尔发作。
他们的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是逞口舌之快,用气势压倒你,说俏皮话挖苦你,挑小毛病让你难堪,然后得到一种取胜的感觉。
我的朋友,每次和男友吵架,都会逼到对方低头认错为止。如果男朋友表现出不肯退让的姿态,她就生气、发脾气,然后哭闹以至于冷战。偏偏她的男友又是个认死理的主,这使得他们俩人在一起,三天两头都要争吵,为一丁点事情大动干戈。
很快,我就听到了他俩分手的传闻。
两个人在一起,为什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才算数呢?这种赢了争吵,输了感情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可以用《庄子》里的一句话,那就是——夏虫不可以语冰,不做三季人。好的沟通者是什么样子的呢?就像艾克哈特在《当下的力量》中所说的:可以清晰并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用攻击和防卫!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