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蔡少芬发了一条只有三个字的微博。
“上夜班!”
配图,是丈夫张晋正举着奶瓶,给他们刚出生三个多月的小儿子喂奶。
凌晨2:52发布,很快就冲上热搜。
这条“秀恩爱”的微博下,一片赞叹:
“满分的奶爸晋哥。”
“一个是尽职尽责的爸爸,一个是珍惜爸爸的妈妈。”
……
不少网友表示,羡慕神仙爱情也就算了,自己竟然连一个婴儿也要酸……
1
让爸爸带娃,到底有多难
娱乐圈有很多明星爸妈。
张晋因为深夜带娃被夸这件事,却透露出一丝心酸。
毕竟,这本该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
育儿不是仅属于母亲的责任,如今早已成为共识。
但认同和做到,是两码事。
最近,因新冠肺炎开学延迟,幼龄孩子的居家教育让不少家庭操碎了心。
焦虑的,主要是妈妈。
百度发布的教育搜索大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亲子游戏”“幼儿识字”“幼儿简笔画大全”等幼教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大涨。
而搜索用户中,71%是女性。
数据来源 / 百度搜索大数据“爸爸去哪了?”这个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回应。
很多妈妈自嘲,孩子从生下来到长大,丈夫“参与度”最高的一天,是在产房外等待那次。
有一次,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去北京的一所小学教课,在路上,出租车司机跟他攀谈起来:
“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搞儿童教育的。”孙云晓回答。
结果出租车司机瞟了他一眼,轻蔑道:
“老爷们还管儿童教育?”
又说:“我才不管呢,我的任务就是挣钱。”
爸爸除了“给钱”,什么都不管,并不是个案。
综艺《老师请回答》上,妻子向老师吐槽,自己和丈夫,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分房睡。
理由是孩子太吵。
被问及有没有冲过奶粉,爸爸的回答是:
“烧过水。”
难得“帮忙”照顾孩子,如果孩子尿不湿该换了,第一反应是走开。
而比起理直气壮地不做,更令人无奈的,是爸爸带娃时的异想天开:
爸爸为了不让女儿淋雨,直接把女儿的头部放进自己的T恤里……
网友忍不住吐槽:“这令人窒息的父爱!”
图源 / @成都地铁而类似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总是时不时地出现。
“爸爸带娃,活着就好”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很多时候,不是妈妈不愿意在育儿中放手,而是一些爸爸们的行为,让妈妈不能、也不敢放手。
2
爸爸到底有多重要
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参与?
既然做不好,那爸爸只管挣钱,由妈妈照顾孩子不行吗?
还真不行。
首先,爸爸们的参与,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Ross Parke 发现,孩子出生后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亲密性,另一个是独立性。
婴儿1-3岁的时候需要温柔、细腻、安全、包容,这些感觉大都是母亲给的;
但是在婴儿3岁之后,当婴儿们有了独立意识,则离不开父亲的言传身教。
倘若父亲缺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王子文曾在节目里直言,羡慕其他嘉宾,得到的父爱足够多:
“独立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有人关心你。”
有网友自暴自弃地表示,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体验过父爱。
“以后我也不需要了。”
说自己没体验过父爱的网友 / 微博很多时候,孩子们不需要多么了不起,多么能干的父亲,他们只需要自己的爸爸多陪陪自己。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 微博其次,父亲积极参与育儿,对整个家庭很重要。
承担家庭、养育孩子的责任越重,夫妻两个人都会陷入心理疲劳。
越疲劳,夫妻就越容易发生冲突。
“丧偶式育儿”导致的婚姻矛盾不在少数。
有不少读者留言表示自己“忍不了”“想离婚”。
网友坦言自己无数次想离婚中日学者合作调查了父亲参与育儿对生活的综合影响:
参与了育儿过程的父亲,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同时,妈妈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能够处理好育儿关系的夫妻,现实中大多美满恩爱。
孙莉和黄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商量好了,夫妻俩“统一阵线”,在女儿面前不会表现出来意见分歧。
做的不对,他们就一块儿教育;
表现得好,他们也一起表扬。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他们的女儿活成了不少孩子的“理想状态”。
他们的婚姻,也让不少人直呼羡慕。
3
有些时候,爸爸们并非不想参与到育儿中。
只是,他们也“有苦难言”。
包贝尔在一则访谈节目中感慨:
一度很喜欢孩子的他,在自己孩子降生的那一刻是懵的。
“不觉得这是我家孩子,跟看一个别人家小孩没区别。”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几个月,直到孩子会说话,会喊"爸爸"以后,才有所改善。
与之类似,董子健回忆起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也觉得“特别陌生,不认识。”
这与众多妈妈们怀胎伊始,就柔情满满的状态,相差甚远。
原因在哪儿?
《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妊娠的过程会增加孕妇体内的催产素,进而促进对婴儿的依恋。
也就是说,生产的过程本身,就会促进“母性”的发酵。
反观爸爸们,因为缺少这个生理过程,对呱呱落地的婴儿会产生强烈的不真实感。
这就导致,相比于妈妈们浓烈、毫无保留的母爱,爸爸们往往显得后知后觉。
生理机制的差异,不容忽视。
但,这种“先天不足”,能否成为后天放弃努力的理由?
《爸爸去哪儿》中的超级奶爸夏克立,也曾在女儿降生的时候一阵恍惚:
“找不到当爸爸的感觉。”
由于反应过于平静,连妻子都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不激动?”
谁也不会想到,那时情感淡漠的他,现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孩子喜欢公主,他便买来各式各样的纱裙,谎称是来自其他公主的礼物。
孩子想画画,他便充当“真人画板”,任由乱涂;
甚至,为了给孩子一个惊喜,他会穿上“女装”,专门铸造一个童话世界……
谈及心理转变,夏克力总结经验:
不要错过照顾孩子的细节。
在他专门为女儿写的《一生陪你做公主》一书中,记载了育儿的全过程。
自妻子怀胎开始,夏克立就翻阅了大量的育儿书籍、影视资料,对婴儿各个时期的状态了如指掌。
孩子出生后,夏克立又一手承担起了换尿布、喂奶、洗澡等“重任”。
因此,虽然婴儿刚降生的时候,他一下子难以适应。
但,在每一次抱起孩子,帮她洗澡、擦乳液的瞬间,那份属于父亲的使命感,都会悄然出现。
这恰恰佐证了《美国科学院学报》里的一项研究——
照顾孩子的过程,能促进爸爸体内的催产素分泌,从而建立情感连结。
换言之,前期的情感缺失并不可怕。
育儿的过程,同样可以激发父爱,使其进入“父亲”的角色。
关键词——主动。
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黄任建议,爸爸们参与育儿的时机越早越好。
“孩子小的时候你去培养感情,其实要比他三四岁以后再开始要容易很多。
那个时候其实孩子还是很容易收买的,你多带他去小区里走一走、玩一玩,多带他去外面逛、看看猫猫狗狗、看看风景……
他很容易就觉得你对他很好,然后很愿意跟你玩。”
与之相反,时间越晚,建立感情越难。
“如果孩子在前期都已经形成了说我什么事都去找妈妈,那确实爸爸本身就会有挫折感,就觉得孩子跟我不亲。
跟我不亲我就体会不到育儿的快乐,我体会不到这种快乐以后我就越不参与,这就是一个非常恶性的循环。”
毕竟,在应该给予关怀和爱的时候,爸爸缺了位,即使后来有迟到的关心,也未必能弥补曾经的创伤。
总以为时间能治愈一切,总以为对孩子好就是给吃给穿,却忽略了情感上的交流,才是最让人惋惜的。
说到底,在育儿方面,谁是天生的高手?
哪怕是怀胎十月的妈妈,面对新生儿也不乏手忙脚乱的时刻。
一开始措手不及,确实情有可原。
但是,这远不足以成为,任何一方做“甩手掌柜”的理由。
一起换尿布、一起哄孩子、一起陪伴……
看起来,这些都是小事。
堆叠起来,无论是对孩子,抑或是整个家庭,影响都不容忽视。
多一分主动、增一分耐心。
希望以后,别再问“爸爸去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