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婚前是一个女性理财网站(她理财网,创办于2012年)的最早的一批大v,粉丝大约有十万左右(太久远了实在记不住了),也曾经是财经板块记者,策划过财经栏目,所以对于理财、保险、股票、P2P、房市都长期持续关注,长期纸上谈兵,也曾经投资失败,经验不多,教训一把。昨天第一次在心理学小组玩到财富流沙盘这个游戏,游戏主持人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丽囡(她同时也是绘画游戏艺术治疗师),参与的玩家是4位,我(记者)、何MM(医生),张MM(医生),刘GG(银行业从业者)。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四个既有的从业经验、个性都影响了我们在沙盘游戏中的人生选择,每一次选择行为背后都有我们独特的底层逻辑。总之,我们用近2小时的时间模拟20岁到60岁的黄金人生旅程。
首先需要强调一下我在玩这个游戏之前,就已经建立完善的金钱观。我老公曾经非常鄙夷的批评我说“你脑子里除了钱还有什么?”,我婆婆也曾说我“脑子里全是钱”。他们以为这样可以侮辱到我。但是我认为这简直是一种表扬。谈钱和喜欢钱真的不俗,你不喜欢钱,钱也不会来到你身边的。你如果没钱,很多事儿也都做不了,咱不是为了喜欢钱而去赚钱和省钱,再让钱生钱,说到底,想多赚钱的本质还是想实现爱的目的,让自己身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人都活得好,没钱也不行的。金钱首先意味着生活更为自由和独立,而贫穷往往是放任的产物。金钱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缺钱却可以给你的幸福蒙上阴影。我确实很喜欢钱,所以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就很受启发,特地复盘一下。因为自己只玩了两小时,所以还借鉴了一些网上玩家的感悟。希望我们都能把遗憾留在沙盘里,把觉察带到生活中。
第一个关键词——游戏规则。
我很喜欢这个游戏规则,特别启发人。与之前常常玩的大富翁游戏不同,财富流沙盘模拟的人生状态更为精准,融入了时间、精力、人脉、能力、金钱这五大元素。而且每过5年敲响一次钟声,沙盘里面设置有副业、金融、房产、企业四类财富增值路径,参与者在沙盘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获得财富的方式。
在刚刚开始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分到一个社会角色,我选的是律师,同时发工资和精力值,我们拿到手的初始财富不仅仅是钱,还包括精力值。这一点是很特别的。第一次发现有一个财务游戏将精力值作为一个和金钱等同需要积累的重要砝码。开始的时候我只有3点精力,抽到副业的时候,需要5个精力,我就想透支二个精力值。但在财富流沙盘的设定中,精力小于或者等于-2,会猝死直接退出沙盘推演了。我一开始没弄明白差点选择去做,教练笑我要钱不要命,所以在大家的耻笑声中我放弃了这个副业。休息1轮可以补充2点精力,休息次数小于等于2次,是免费的,休息两次以上就要支付1个月总支出购买。这时候的感悟就是觉得,健康完全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真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而且到了后期进入顺流层赚钱很多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就更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初次玩游戏的时候),要钱(赚到的只是一点点血汗钱)不要命的行为,可怜又可爱。
游戏之初我们还需要选择一个人生梦想,讲真这些梦想都不太吸引人,可能我们四个都已经人到中年,特别佛系,绕着沙盘研究了一圈儿,对那些宏大的企图全部没有胃口,研究了很久后,我们三个女的一致选择了去环游世界。最终我是第一个到达顺流层的,然后才吃惊的发现,原来这个梦想的下面有一行小字,实现这个梦想除了要100万金钱,也要攒30个精力值,同时,还和年龄有关,如年龄超过60岁,这个梦想也是白瞎了。这些限制完全对应着真实人生,体验感沉浸感很好。
财富流沙盘将人生分为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平流层、那些消耗我们金钱和精力的事情接踵而至的逆流层、以及财务自由以后赚钱像呼吸一样简单的顺流层。沙盘刚开始玩家都在平流层,一不小心就会进入逆流层,在逆流层里也并不都是坏事,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觉察,也有可能遇到恩典,等待奇迹的发生。游戏初始,每个玩家将“指南针”放在心仪的梦想上,作为此次游戏的目标。随机找一份“工作” ,拿到属于自己的财务报表,游戏过程中,你会通过掷骰子抉择人生的每一步:你可以领工资、做斜杠、买股票、做生意,也有可能结婚、生子、失业、离婚……也许顺风顺水、自然而然进入人生的顺流层;又或许一不小心跌入逆流;亦或,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总之,在人生中你会碰到什么际遇,游戏里也可能相应呈现。
第二个关键词 ——被动收入。
我们体验财富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平流层实现被动收入超过总支出,进入顺流层。
游戏成功的关键是让自己的被动收入(房产、股票基金)大于主动收入(工资和副业),覆盖掉支出,就可以进入顺流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完成自我提升,享受我们的人生,最后才有可能实现人生梦想。否则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瞎忙,手停口停。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自己的被动收入——下金蛋的鹅。可以让钱来为你工作。据说爱因斯坦曾说过两句话:“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复利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被动收入乘以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会造成巨大的财富差别。从而决定我们的下半生是否宽裕。理财能力高下,会让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个人在岁月的洗礼下处于完全不同的阶层。而理财能力的高下,根源又在于财商的高低。财商的高低,一半来源于学习与思考(比如我们昨天玩的这个游戏),另一半来源于实践与纪律。毕竟个人投资者的杰出代表曹仁超先生,在他那高达两亿港币的财富中,只有15%来源于工作所得,剩下的85%,均来源于投资收益,包括股票、房产、黄金等投资。
如果你不让资本和投资为你效力,整个资本主义将会与你擦肩而过。在经济学的角度上你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
第三个关键词:现金流。
这是个人财富积累的重中之重:长期且稳定的个人现金流,不管你看国内外任何一个人写的理财的书,从最幼稚的写给小朋友看的《小狗钱钱》到巴菲特的《滚雪球》,现金流的意义是大于纯收入的。一般来说公式是,在抛开基本生活费以及贷款以后,剩下的钱应该采取50%存起来,40%用于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比如我们昨天环球旅行的梦想),剩下10%用来花。在我看来,最基本的理财方式是,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看看哪些支出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你能把每月薪水中的一个固定比例省下来,作为以钱生钱的基础。说到底,如果不通过暴力剥夺,财富一定会集中到巴菲特那样的人手中去。因为他拒绝不合理的消费,并一直在努力寻找稳妥地赚钱的机会。
其实我自己说的虽然挺好,但是婚后这几年,我时常处于一种濒临崩溃的抑郁状态,因为我同时经历着亲人的逝世,一胎二胎的怀孕和出生,老公的冷暴力……所以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非常非常悲观的,甚至我生活的目标就是把自己结婚以前存的钱都花光,虽然说起理财知识来我头头是道,但是其实这几年完全都是一个支出远大于收入,不停损耗存款的状态。
所以我要分享的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原来其实财富的增长与否是和你个人的状态息息相关的:一个悲观的抑郁的人,和一个乐观的积极的人比起来,一定是后者更容易吸引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顺自己的心态,比单纯的学习理财,更重要一些。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抱有梦想的人,才会对财富有企图心。
通往幸福的路有两条,减少欲望或增加金钱。两者均导向目标,结果一致。到底走哪条路,决定权在自己手上。
不过,通往财务自由的路却只有一条,减少欲望同时增加收入,才能拥有更多现金流。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人自甘穷困潦倒,不多我一个了,所以实在不想沉沦了,没必要在不停的抱怨中了此残生。
第四个关键词:机会
机会是一叠卡片。在游戏中,机会来自四面八方,有房产、企业、资讯、副业。
在平流层我们除了按部就班的发工资,还可以选择100块钱一次去购买一个机会。这个关键词很可爱,因为我们的成长正是通过不断勇敢的抓住一个个的机会,实现创新和迎接挑战才能实现的。
不过,我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当机会出现时,说实话,其实大多数的平流层的人根本是识别不出来的。
因为大多数人都毫无计划地生活着,按部就班的每个月发工资,消耗着精力同时也削弱了自己(精力小于2有猝死的可能)。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在说服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试图说服自己当下已经非常完美,神恩赐的一切都好,尝试得过且过,降低自己的欲望,调低自己的期望值。这样做虽然也对,也有道理,也说得通,但是其实这样做的危险在于,可能会错失优化自己的机会。
昨天开场的时候我们讨论的一个主题是,内卷和躺平。内卷好还是躺平好呢,当时没有讨论出来定论。但是玩着玩着这个游戏,我就有了自己的答案。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不内卷也不躺平,而是在平流层中等待自己的机会。清晰的了解自己所拥有的,了解也不辜负自己的天赋。
其实时时刻刻我们都要做出选择,每天一睡醒,我们就需要决定:今天,你是想优化自己还是削弱自己。 如果你想优化你的生活,你就应该不断努力成为你能成为的最优秀的人。运用时间、方法、才能、金钱以及与他人合作,其目的是达到最优结果。
从金钱上说,我们可能不会像巴菲特那样财迷和富有,但我们至少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是否有增加积累或减少支出的空间。同时,合理分配一下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看看哪些用来投资,哪些用来消费,那些作为意外保险留存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得想办法在安全可行的基础上,既让劳动收益率更高,以积累更多的原始资本;又让资金回报率更高一些,以让自己的每一分闲钱产生更大的效益。
从外形管理来说,昨天zd和hxd都分享了,让爱美成为一种习惯,也能带来心态的提升,让自己自信,让他人悦目。而自信是根基,没有自信的人什么事都不做,也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所谓理财,也是理生活。拖延症、磨叽、浪费时间,不自律,情绪低落消极……这就像一张觉察卡上说的,「你觉察到形象的重要性,开始打造自己价值百万的形象,机会也随之而来。」
我这几天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我向别人倾诉困境,从而获得怜悯。那么获得怜悯的人需要更多的怜悯,于是就会讲述更多的糟糕事。为了保持别人的怜悯,必须维持惨状,以便延续催人泪下的故事。
这个行为模式太LOW逼了真的。不好意思我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赢得大家的尊重。我要树立一个赢家形象。垂头丧气没意思。
第五个关键词:抉择
我大概是昨天四个玩家里玩的最好的一个,最快的进入了顺流层,也离着人生梦想最近,积累了最多的财富,最重要的一点是,最终游戏结束的时候刘老师评价我说觉得我玩的时候做选择特别果断,和平常呈现出来的纠结状态差异很大。这个是我昨天着重在想的。因为我的自我认知确实就是我是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
先解释一下昨天为什么做选择的时候特别果断:
第一个原因是第一次玩,心态就很轻松,就是觉得体验一下,先熟悉一下玩法,所以没有得失心、完全接受输的可能。输得起,才能决断快。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昨天天气很差,下暴雨,大家来的时候就很晚了,游戏时间变得很紧张,我不想耽误大家的进度,所以给自己设定选择的时限也是果断抉择的核心要素。
第三是游戏规则设立的信息很透明,每个选择要付出多少钱和精力能得到什么都很清楚,一目了然的可以权衡利弊。自信心的强弱与否往往决定我们是否敢于冒险。而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算账高手。所以大家保守的时候,我都在冒进。
以上对应着三个破除选择困难症的关键点:
第一,要拎得清。做选择,快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对。所以务必调研充分,思虑周全。基本没有损失的选择就果断全仓跟进。我昨天就是这样赚的最多的。
第二,要输得起。因为,之所以选择困难症,就是因为哪个选择都必定是有得有失,很难理清得失。人生不可能没风险,真的没风险也就没意思了。昨天遗憾的就是大家抽到的牌都好到有点假,三只股票零风险,这导致我每次都全仓买入,实际上零风险根本是不可能的。我炒股两次,07年一次,08年一次都是高位站岗大盘猛跌,从5000多点跌到1000多点的那种。这一点太不真实,算一个BUG。事实上,如果回避风险,成长是不可能的。如果沿着老路走下去,同样有风险。这条路并不一定更安全,而只是显得更熟悉。
第三,要不怕输。一定劝自己放下得失心。反正人生也只是来玩一场游戏。而且,生在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中国已经足够幸运,无论你处于何种境况,只要在已经实现成功脱贫攻坚的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你是富有的。世界人口的2/3都愿意立即与你调换位置。
最后,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游戏就是表达自己的一种特殊语言,游戏不会说谎,它是肢体行为模式的最真实的体现。通过游戏我们更能真实的推演人生,觉察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也有一些零碎的感悟。
比如,顺境逆境,平流逆流神马的都是浮云,逆流层本身居然是进入顺流层的入口。冬天过后是夏天,夏天过后又是冬天。冬日里不要灰心,夏日里不要自负。如果有余钱,就利用冬天的机会大量吃进。
比如,昨天我注意到了一个重点:LP老师进入了逆流层以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过度消费。无论在哪个层,目标都应该是适度科学负债,(脑补了很多炒房客的崩溃,这几天北京西城区学区房一夜之间跌80万的崩溃)
比如,即使你进入了顺流层,也有破产的可能,如没买保险,一夜之间就重新回到屌丝状态。
比如,朋友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是玩了这个游戏才发现,规则其实是积累人脉才能获得更多财富自由的机会。有钱大家是一起赚的,朋友的机会就是你的机会。所以需要去梳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找出自己的重要他人,时常给与爱和链接。
比如,即使我们一直处于平流层,也有许多机会去觉察。越觉察越自由。最后以我最喜欢的杨先生的话结尾。“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