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瑜在留学和刚工作时写下了本书,全书分类讲述了“他人”、“自我”、“意义”、“爱情”、“社会”几个方面的思考,题材源自生活,语言诙谐幽默,没有学究式的教导,更像是一本浓浓八卦味的手账。
读这本书时,有时候在窥探一位年轻女性的小心思;有时会边看边点头,原来刘瑜也这样想,还写的这么通透;有时又惊讶与她对表面事物的多样解读,赤裸直观的洞见,令人拍案叫绝。
其实读了这本书,让人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某些现象的看法和讨论,而是我为此书引起的深深共鸣。很多人说,从刘瑜的文字中看到了自己,把原来不敢直视的感触,精确清晰的卸载了纸上,“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感情,鲜活的体现在了书中。刘瑜曾说道写这本书时,自己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动,所以这本书的连续性,整体性偏弱,当时一个人默默做学问,牢骚较多,作为读者我们也能轻易发现她的敏感与焦虑。这与她后期的文风有较大的出入,可见,人人都有过青春,人人都得经历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