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针灸笔记  |  治痛对穴(上)

针灸笔记  |  治痛对穴(上)

作者: 意为七 | 来源:发表于2024-11-05 00:40 被阅读0次

本文是古法中医针灸班之学习笔记,一方面帮助自己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另一方面便于发扬和传承中医理念和技术,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学习,惠己及人,期待我们一起同行。

一、对穴的涵义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临床中,常常选用两个穴位组成一组对穴,针对一类“症候结构”配伍其他腧穴灵活运用,收到较好效果。还可以在治疗前后对照主症的变化,检验“辨证”的准确与否。对穴是一个新的腧穴配伍概念,研究对穴并在临床不断加以总结,可使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腧穴特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1、合谷---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2、内关---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3、粱丘---公孙

公孙穴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4、支沟---阳陵泉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效。

5、外关---悬钟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6、气海---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7、合谷---内庭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 ,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8、中脘---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9、中渚---足临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10、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11、膻中---内关

功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素问灵兰秘典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12、鱼际---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相关文章

  • 2018-08-04

    针灸治痛

  • 《针灸临床笔记》读书笔记01

    一、针灸速效治病1 (一)腕关节挫伤 上病下治,取健侧太溪穴。 (二)右曲泽穴压痛 右病左治,取...

  • 读书笔记8

    针灸学笔记 1,少泽,小肠经本穴 2,后溪,督脉,小肠经母穴,小肠经虚症,脊椎骨痛,肩膀痛 3,腕骨,原穴,无所谓...

  • 2018-01-17

    神奇的治痛十二穴 针灸治疗疼痛有许多穴位可选,有以传统穴位为主的治疗方法;有以董氏奇穴为主治疗;有以西医肌肉起...

  • 针灸治痛的三则与十法

    高立山从事中医针灸临床30余年,治疗大量疼痛病人。现将自己针灸治痛的经验,简介如下。 一、针灸治痛三个原则:简称“...

  • 养生小知识 三间穴

    按此穴,上可治眼病、牙痛、咽喉痛,下可治便秘、痔疮痛! 【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按揉三间穴100~200次,每天坚持...

  • 《求医不如求下》学习笔记12

    十二腿和脚胆经上的大穴位 1治膝盖痛,敲敲膝阳关穴。 膝阳关穴,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治疗膝盖痛的。 2治抽筋扭筋,月经...

  • 2018-12-03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 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

  • 治痛症25对穴组合||不管哪里痛,两穴就搞定。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

  • 25组去痛穴位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灸笔记  |  治痛对穴(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zy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