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想回到什么时候?
如果是三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回答2007年,因为是高考的那一年,对于一个从不拼尽全力的人来说,考得不算好但也不差,但如果填志愿的时候换个学校,今天肯定会翻天覆地的不一样。
记得在知乎看到过一段话,觉得说的很对。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 《杀鹌鹑的少女》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哪一个时刻是不重要的,没有哪一个选择不带来改变。才毕业的前两年我总在想我到底是错在哪里,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好几个同学打电话都意识到我们选错了学校,虽然我们都是985、211,听起来也是名校,但我们在理工科大学选的文科专业简直一文不值,除了学历什么也留不下,苦痛的高三换来的成绩最后换来不合适的大学不合适的专业换来毕业后的迷茫失意,人生拐错一个弯就很难走回常路,何况是在这么关键的路口。想起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好的运气可以多大程度改变一个人”,也许我只是没有运气,哪怕一点点,还怪当年太傻,为一片海选一座城,可惜很多关键的事情都是后来才懂。
时间是老师,对的错的都会得到验证,不懂的事情后来都会懂,只能告诉后来的孩子吸取我们这一拨人的经验,毕竟当年如果有人指点一下傻傻的我们,也不至于浪费那么多摸索的时间。城市很重要,第一份工作也很重要,都是走过的弯路,还在弯路上。
读书的时候很爱看《读者》、《青年文摘》,坐书的时候总会买一本看,大学期间最爱看各种哲学、散文、诗集,毕业之后却再难翻完一本书。在学校里思考的问题都是泛泛而谈,在书里总能找到些许答案,被现实敲打过后,挣扎过后,书里只能找寻那么一两句话得到答案,更多是没有答案,继续生活,继续摸索。
好在过了挣扎的几年,终于上了一个台阶。那一年每天加班每天晚上等车思考人生的日子,想着未来一定会改变的日子,虽然来的晚了一些,总算离想像中的自己又近了一步,虽然还要几步不知道多久的时间才能回到本该有的路,但这就是选择的代价。这两年已经坦然接受现状了,没什么后悔,如果说大学后悔,那认识的好朋友又从何而来,得到她们也够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会仅此而已,就一定可以离想象越来越近的。
我总是很少畅想未来,而是活在过去里。总觉得记忆很神奇,为什么刚好记得的就是那一个片段呢?毕业这几年发生的事越来越想不起,能回忆起来都只是某个片段画面。越来越不想成熟长大,有些问题逃不过,有些责任要担起,不能再装傻,每个人必经的历程,不接受也要接受了,不然怎么往前走。
以前总想问结局,抱着这样的决绝怎样都会撑着,总会有个结果,我就等着看结果(天平座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决绝,心倒是狠),用 you deserve it 批判自己做错选择有现在就是活该,但内心知道自己值得更好的,希望会更好,如果不那么难更好。
这两天突然想起高考完的那个夏天,一群朋友在每个人的家玩了一圈之后,回到老家,坐在后门口,听着竹林的风声,感受乡野间夏天的风,清清淡淡的舒服,我想回去继续坐着。
因为那时候我们都年轻,不会后来才懂有人喜欢你;那时候奶奶还很硬朗,不会过年回去再也见不到;那时候的朋友都没有忧愁,不会如今天南海北难相见;那时候如果懂,不那么傻会别有一片天。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想回到什么时候?
没想到我的答案还是2007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