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仔细观察初学走路的小宝宝时,会发现他们虽然一开始走得笨拙,甚至不断地跌倒,但父母和孩子都乐此不疲。他们深知,真正的进步需要时间,而每一次的跌倒都是成长的垫脚石。
然而,当我们长大之后,面对学习的新技能或新领域,为什么总是伴随着焦虑和失败?答案是,我们想要的太多、太急于求成、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从幼儿到成人,我们竟从“成事者”沦为“失败者”。
一、回归孩童的品质
孩子们只做真正需要的事情,并且他们没有过多的期待。他们只关心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快乐。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够持续进步,最终掌握技能的原因。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教育者,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借鉴这两个品质。不仅要帮助学生明确他们的真正需求,还要鼓励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过分追求结果。
二、教学启示
鼓励学生享受过程,而非急于求成:设置渐进性的任务和作业,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目标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反馈和支持、以及团队合作和互动活动都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孩子们天真无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确实值得每一个成年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去学习和借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并享受整个学习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