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迈入“碎片化时代”

人类迈入“碎片化时代”

作者: 爱吃人参果的老猪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12:44 被阅读0次

    小A是个城市上班族,早上五点半,小A就匆匆洗漱一把,在路边买了点早点,赶上最早的一班地铁去十几公里远的公司上班。

    上了地铁,小A首先打开了微信,看一看昨天晚上自己睡了之后公司群里又发了什么消息,一看四百都条,但是好奇他们晚上两点多还没睡会聊些啥,于是爬了十几分钟楼把消息都看完了。顺便往群里发了个“早安,夜猫子们,赶紧起床了。”

    接着打开朋友圈,挨个给朋友点赞,时不时地评论两句。

    突然看到了前两天刚去英国留学的高中同学,于是逛了一下她的朋友圈,“伦敦眼”、“大本钟”还有她脚跨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拍的照片,瞬间好生羡慕,暗下决心等将来实现财务自由了一定带着老婆孩子满世界好好转一转。

    想起自己报的商务英语考试,小A赶紧关了微信,开始用软件背起了单词。

    刚没背一会,屏幕上方突然显示一条推送信息,“国庆长假这几个地方值得一去”,想到国庆长假马上就要来了,既然去不了英国,可以带着家人在国内玩一玩,于是点开看这条推送,没想到点开竟然是“马达加斯加群岛三日游、斐济浪漫周......”,小A差点没被气死,关了手机,看会地铁电视上的综艺节目。

    这是一个上班族某跟早上在地铁的场景,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同感,只要一上地铁、公交或者在商场无聊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打开了手机,游览这个丰富有趣的“世界”。

    智能手机的发明彻底将人类的时间空隙填满,一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伴随而来的是人的精力碎片化、生产流程离散化和社交媒体的多样化。

    一、什么是碎片化时代

    一提到“碎片化”,很多人立马回想起那句“时间都去哪了”。的确,在以“效率”为核心和以“高度系统集中”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管理时代,人们被完整的生产流程联结到一起,而到了信息化时代,生产流程被离散,原有的“可控”的时间也因此被打散,出现了“时间被切碎”的问题。

    我们每天通过公众号、博客、微博、搜索引擎、新闻资讯客户端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我们也在生活的各个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的时候听一段三分钟的时事新闻,等车的时候刷一下微博或者朋友圈,在坐公交的时候看一集刚出的网剧。这都是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日常行为。

    我查了下百度词条,上面对“碎片化”的解释是:所谓的“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我们也可以把“碎片化”理解为“多元化”,它本质上是社会要素的一个碎片化或者多元化的一个状态。

    例如,社交媒体的出现 ,使得原来需要面对面、或者打电话实现的一维同时空交流如今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交流互动;以前一本书才能包含的系统知识如今通过网络可以片段式的学习,知识被高度地细分化,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某个小知识点的内容而不需要翻阅一本厚厚的书;以前除非有幸被某些媒体大佬或者报社出版商看中,个人的观点很难被公众知道,如今通过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就是“碎片化”时代的一些特征及表现,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高度“碎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应对这个现象和更好的利用它将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碎片化时代对人的影响

    20世纪初,机器的发明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将普通人从繁琐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互联网的发明打破了地域的屏障,相隔数千公里的两个普通人可以通过一根网线交流,信息的流通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碎片化时代同样对这个时代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

    过去传统的大媒体如报社、电视台等的定位往往是“泛众传媒”,而进入碎片化时代,则更多的转型为“分众传媒”,品牌定位更加清晰,目标受众的定位也更加精准化,这和后互联网时代人们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个体能够在商业社会获得与企业同样的资源,比如自媒体人靠塑造自己的品牌,输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可以在互联网上吸引一大批感兴趣的受众在他周围,我们称之为“粉丝效应”,像鬼脚七、魏武辉等自媒体人拥有的粉丝数已经可以秒杀半数市面上出版杂志的点阅量了。

    在这个万物互联、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的地位不是被淹没,而是被凸显了出来。过去自己在家跳个舞可能也就几个人看到,而现在将视频上传到网络,瞬间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看到你并点评分享;通过写博客、公众号发表文章、开直播等等,个人的观点可以传播到以前难以想象的地方。

    一旦个人表达变得触手可及,人们便开始追求自身的个性化,人类从来都是更关心自己,希望自已能与众不同的。

    2. 行为习惯相互影响

    碎片化时代,人们已经不像以前“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周末看电影”,说不清是人类行为的碎片化引起的媒体碎片化还是媒体的碎片化导致了人类行为的碎片化,在我看类,而者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的。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很腼腆的人可以在网上自如地跟一个陌生人聊天,文字、语音、拍了一遍不满意可以再拍一遍的视频.....,人们相互沟通和了解的途径正悄悄发生改变,过去需要很长一段相处才能相互了解如今通过看一遍朋友圈就能轻松实现。

    人们走到哪第一件事是拿出自己的手机发一张自拍或者拍一段小视频分享到网上,然后等待着网友点赞、评论,再花时间回复网友,回去之后还得写一篇旅游攻略进行分享。而网络的另一端则是一双快速寻找猎物的眼睛,看着别人此刻正经历的事情和分享的心情。

    碎片化是一个巨大的虫洞,身处其中的人们即被它吞噬着,又是这个虫洞的构造者。他们的行为被这个虫洞所影响,而自身的输出也无形中在影响着同属这个虫洞里的其他人。

    3. 思维方式的冲击

    碎片化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同样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首先是深度思维能力受到巨大挑战,自媒体的爆炸式发展使得个人观点传播阻力大大减弱,而与伴随而来的是深度思维能力的严峻挑战。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讯占据了原本可以用来深入思考问题的精力,大量真假难辨、目的不明的个人观点影响着人们对于真相的判断,个体的深度思考往往被媒体的观点所替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迈入“碎片化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go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