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碣石卫  碣石味(3)

碣石卫  碣石味(3)

作者: Anwei安玮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7:41 被阅读0次

       

                      3.

    午休后,我们的车驶往浅澳。

    从文哥迎娶阿红的老宅往前开的时候,阿红让文哥停下来,说前面巷子里有一家卖甜面猴的,是她从小吃到大的,每次回来一定到他家吃,现在回家也会带上儿媳来品尝,他家每天都有人排队,说话间,已到面猴摊位,还好这个点吃的人不算多。

    只见移动的手推车上放着两口滚着红糖水的大锅,一口滚着汤圆,一口阿伯正往里下着面条,还有类似北方面片的,但面片稍微卷一些,看起来更像北方的“猫耳朵”,这就是面猴了,稍在锅里滚一下,阿伯麻利地盛到碗里,再从隔壁大锅盛出正煮的汤圆,撒入芝麻,花生碎,放几叶香菜,盛的碗是本地才有的,碗上有一只大红公鸡,阿红说,所以叫它公鸡碗。

    食器和食物相得益彰。

    面条和面猴嚼劲十足,齿颊留香,还从来没吃过甜面条。

    对于北方人来说,听到面里要下糖,那他打死也不会吃的。

    因为这种吃法,就从来不在他的认知和味觉记忆里,想想都觉得难以下咽,可我却欢喜地吃完了。

    阿红说,做面猴的阿伯,十五六岁就开始做,一直做到现在。

    他看着阿红慢慢长大,阿红看着他慢慢变老。

    时间……就在门前阿伯的面猴摊飞逝而过。

    面猴摊对面的民居都挂着油纸灯笼,昨晚就好奇,它和平常见的红灯笼不一样,家家户户对联上的字,还有纸并没有褪色,油黑的字依稀有亮亮的感觉,我好奇地问文哥,啥原因?

    文哥说,油纸灯笼是当地庙宇、家庭和祖先祠堂门前悬挂的一对吉祥物。

    它有近200年的历史。

    灯笼 样式很多,常见的有斗,圆形,柿子等,形状和规格各异,普通人家门口悬挂桶型,祠堂 里面通常挂圆形的。

    碣石油纸灯笼结合了绘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经纸张涂布,打孔等工序沉淀和精炼,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典。

    阿红说,灯笼 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如果快到过年,就能看到整个的纯手工制作工艺,那时定制灯笼的人很多。

    那灯笼上的字是什么意思?

    文哥说:灯笼上的字是姓与姓氏起源。 灯笼上的姓氏都是手写的,如果是陈姓,姓氏起源“颍川世泽”,蔡姓则写“济阳”世泽……

    这需要灯笼读者不仅仅欣赏书法 ,还要了解姓氏、郡望、堂号等

    灯笼文化可谓底蕴深厚。对故土和根的回望,都在两盏灯笼里代代传承。

    文哥说:这里的春联不掉色,不“流泪”。秘密在:每到秋冬之季,也就是差不多现在这个季节,写春联的人就要向渔家订收墨鱼墨。渔家捕到墨鱼后,将其中的墨囊摘出泡在酒中保存,写对联的人买来后再泡酒过滤,然后加上香料和其它配料,就成了永不褪色的春联墨,而且写的字会透着天然光泽。

    春联纸是将自制的特殊染料均匀地刷在白纸上,然后一张张地晾在竹竿上,干后收起再压平,就成了以各厂名字命名的双丹联纸。

    这种纸色泽丹红,风吹日晒也不褪色。正常纸一般3个月就要变色,文具店的墨一遇雨水就会“流泪”,而这种特制春联纸墨可保一年以上不变色,且易干,光泽好。

    碣石人写春联是不屑去买的,如果是买的那一定让人嗤鼻的。

    每年各家各户都自己买对联纸,自己书写,贴出来的春联都是一场暗自较劲的比赛,无论内容立意,还是书法字体,都会被大家拿来评头论足一番。

    在碣石,一家人里没有一个会书法的,岂不是很丢脸吗?

    文哥说,走,带你们看看前面的古城墙。

    在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榕树垂蔓下,掩映着一段断壁残垣。

    古榕树前摆放着香案供桌,炉内香烛冉冉。

    文哥抚摸着古城墙无限惋惜地说,这是清卫城的残迹,现在只留存了这一段

    其它城墙都已破废,清康熙时,总兵苗之秀在明城的西部濒临海岸处,重新建筑碣石城。新城全用砖石垒筑而成。俗称石城。

    原来碣石镇在明清两代,为防御倭寇海盗的侵袭,曾三次建城。

    第一次是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诏建碣石卫,为全国三十六卫之一,以“碣石”为名,是对玄武的敬仰和推崇。

    它与天津卫、沈阳卫及威海卫合称中国明清四大卫。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辖区,甚至包括“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的东沙群岛。

    碣石的三面被山所环绕,另一面临海。“碣”在《说文》释为“特立之也”

    听了文哥讲的这段关于碣石卫的过往,唏嘘岁月悠悠,这残墙断壁,还能幸免保留下来,它分明是一部经历了风风雨雨、满目疮痍、穿越时间且无法编纂的历史书,像一部雄壮的交响曲,更像一位装满故事的老人,诉说见证着碣石卫的前世今生。

    我们坐上车,远看,大片芦苇,一丛丛的,白色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

    阿红看向窗外说

    小时候哥哥经常踩单车带着她

    在这条路上骑行

    她坐在车后,海风吹着,发梢扫过脸庞,路两边的树不停地向后跑,欢快的笑声撒了一路……

    哥哥的单车骑的该有多快呀!

    那些童年的快乐时光随风而去

    可它却永远留存在成长的记忆里

    每次经过,那些儿时的快乐不曾走远……

    就犹如这古老的碣石卫

    如烟的过往

    挥之不去的味道

    留存在那一碗香醇的甜面里

    留存在那带着大海味道的浓浓墨香里

    留存在那不褪色的双丹联纸的对联里

    留存在那写着百家姓的油纸灯笼里

    留存在那古戏台上唱不完的古腔古韵里

    留存在那段远去了鼓角铮鸣的荒芜城墙里

    留存在那千年的玄武灵声里

    留存在代付摩托车费的淳朴的人情里

    留存在像文哥阿红那样

    对故土挚爱的深情回望里

    留存在“我是碣石人,我们那儿有座玄武山”的骄傲神情里

    浅澳那湾海,长长的海岸线,浅黄色的沙滩,海滩上嬉戏的孩童,已出现在眼前,浪花哗哗拍打着海岸……

    阿红,我又想吃甜面了……

                                  写于2020.10      汕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碣石卫  碣石味(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gz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