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总会面临各种告别,而每次的告别方式都会不同。
在不懂“告别”的年纪里,顺其自然
在三四岁的年纪,压根儿不懂什么叫“告别”,大人们教我们说再见要挥手,然后懵懵懂懂的在意识里就觉得“告别”就是一种仪式,一种必须要挥手的仪式。
再长大一些,上了小学,小学毕业的时候,拍了小学毕业照,赶紧脱下校服,卸下皱皱巴巴的红领巾,高高兴兴地约着同学一起出去逛公园了。那时候的告别,好像就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拿出早早在文具店买好的同学录,高高兴兴的分给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叮嘱着每一位同学都要认真写,还有一定要贴上好看的“大头贴”,认为这样相互就不会忘记了。想着快点长大,快点可以进入中学,好像这样就是大人了。所以,这样的告别自然而然的成了顺其自然,更多的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在最不想说再见的年纪里,使劲表白
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了,结束得猝不及防。数学多了太多难解的几何题,语文多了太多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英语单词需要记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还有不懂的物理电路、地理的季风洋流......
对于“离别”,才算意识到,真的会分开很久,甚至会永远永远见不到了。那时候对于“离别”的理解就是,离开了这个熟悉的地瓜离开了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心情真的太难受了。
所以,那时候的告别显得特别情深。因为要去另一个城市去读高中,需要提前去那个城市参加中考,一些同学就提前偷偷给我写了小作文,装在一个尽心挑选的信封里,默默塞给我,然后给我拥抱,告诉我,记得随时回来看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离开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在宿管老师检查完宿舍后,大家都坐起来,说着最后一页的悄悄话,说着说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宿舍里,一个同学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沙哑,而后就眼泪决堤,突然大哭起来。再后来,就演变成了,整个宿舍的集体“嚎哭”。相对无言,很多肉麻的话说不出口,就都写在了小作文里落在了纸上。
那个时候告别的方式就是,很多话都变成了不舍的眼泪。
在最叛逆的年纪里,把酒话青春
就这样又一个三年过去了,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高考前最大的动力除了要上满意的大学外,还有就是希望高考结束后一定要去染个绿色的头发,一定要去疯狂的通个宵......
8号下午5点英语考试结束后的铃声响起,放下涂卡笔和签字笔的那一刻,突然有些失落,无关分数。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没有疯狂的冲出考场,而是像往常一样,脚步一样的速度,没有很兴奋,反倒很平静。
高考结束后的晚上并没有去通宵,没有去染心心念念的绿色头发。
结束后的第一天,以为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但是早晨还是不到5点就自然醒了,习惯性的伸手去摸枕边的英语单词书......
后来,大家去了一家看起来很高档的餐厅吃了散伙饭,脱了早已洗的掉颜色的校服,女生们穿上了精心挑选的小裙子,男生穿了很好看的白衬衫,感觉高考结束后,脱了校服的同学们,突然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原来,紧张的高考结束后,就真的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
或许大家都知道,这次分别之后,下一次见面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嗯,有的“小情侣”分了手,有的男生借着酒劲跟暗恋了三年的女神表了白......
在习惯了告别的年纪里,假装从容
大学四年,匆匆忙忙。忙着吃,忙着玩,习惯性堕落,间接性踌躇满志。
那个时候,好像把当时最流行的综艺都追了,还有好看的电视剧和电影。王者荣耀也和舍友一起开了“五黑”,上了“王者”。“吃鸡”游戏也玩了,但是大多数成了炮灰,“鸡”也是没吃到几只。
大学导师没见过几次,科目老师倒是每次点名的时候都会花样百出。终于,是要毕业了。
在大学即将结束的前一段时间,大家开始忙忙碌碌,有些女生脱下了泛黄的帆布鞋,换上了小单鞋,有些男生脱下了球鞋,换上了皮鞋......大家开始忙着实习,忙着准备考研,忙着准备出国,忙着创业......
毕业典礼那天,大家穿着学士服好看极了,那一个画面好像一幅画,一幅永远都忘不掉画。
校长在上面说着“恭喜你们,祝你们毕业快乐”,下面同学们都是一张青春又阳光的笑脸。在那一刻,突然很不想很不想毕业。我们小时候渴望长大成人的样子,在这一刻突然又想回到小学,重新再来一次12年。
没错,习惯了离别,当然也习惯了和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说再见。我们长大成人的样子,很美。但是,我们总是在怀疑,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样子吗?
总是说人生就像一趟旅途,一路上总有人上车,又总有人下车。我们在这陌生而又让人兴奋的旅途中,战战兢兢中仓皇失措,懵懵懂懂中慢慢长大,我们总是在适应变化,希望在这趟旅途中认识有趣的人,然后再好好和他告别。
如果说告别的方式有多种,我希望,下次在告别的时候,我们直接拥抱,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