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东西的人
总抱有一颗好奇心
寻找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
而美食存在的价值
不只是果腹这么简单
生活中最原始最纯粹的幸福感都来自食物
在苏州,不需要花很多钱
就能一口一口把幸福吃到肚子里
那是人对美食最初的冲动
是记忆里的微光
▽▼▽
小店藏在西中市里,如果不是猪油的香气勾引着辘辘饥肠,恐怕路过的人就要与美食擦肩而过了。清寒的早晨,是它给人起床的动力!
1元1个的蟹壳黄,1.5元1个的葱油大饼,很多年没有变过价格了。咬一口蟹壳黄,香甜酥脆;尝一口葱油饼,外脆里嫩、层层酥松,一秒回到童年的早晨。
原来,记忆中的味道一直都在。
马记祥烧饼
西中市140号
在苏州的豆浆届,阊门姚记的名气最大,这家小店在安静的夜里默默地慰藉了不少人的胃和生活。
豆浆店开在西北街上,24小时营业,暖暖的灯光照得人心里温热。一碗咸豆浆,一个荷叶包美人,一个活珠子,是宵夜的标配。
西北街豆浆店
西北街100号
陆巷古村的解元坊边上,老夫妻俩守着这家白玉方糕店已经50多个年头了。
从前过年才能吃到的白玉方糕,现在卖2元一个。松软白嫩的糯米、滚烫香甜的红豆沙,即使舌头被烫得想打滚,都舍不得放下这块方糕!
白玉的味道40年没变。红豆沙香味扑鼻,糯米入口有嚼劲,咬上一口,满嘴香甜……甜糯的香气里氤氲着江南特有的传统与朴实,这大概就是白玉的魔力。
陆巷古村白玉方糕
东山陆巷古村解元坊
对苏州人来说,童年记忆中少不了一碗豆花的味道。一碗白嫩的豆花,淋点儿酱油,撒上紫菜和虾皮,哧溜哧溜,几口就吃光...
豆腐花小摊只在每天下午出现,却在方寸之地自成一派!一碗白嫩的豆花只要3元,附近的食客直接拿碗来买,住得远的开车来,一周也要来上三四趟!
卖豆花的人渐渐老了,味道却还和小时候一样。这豆花并不只是记忆中的美食,更像是记忆本身。
观景新村豆腐花
观景新村小区内
最平凡简单的美好
是对生活最执着的热爱
▽▼▽
美好的一天,从一碗面开始。比起土豪面、三虾面,一碗3元的阳春面,看似简单寻常,但在苏州,大抵只有这一家能吃到了。
不加任何浇头的阳春面,对汤和面的要求尤为苛刻。汤底需要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熬制,汤色似白开水般清澈,滋味比海鲜更美。
有了面的陪伴,寡淡的日子更加鲜活明亮。
韦复兴面馆
齐门路11号
或许是潘玉麟糖粥在苏州的名气太大了,以至于苏州其他糖粥铺的风头一时全无。但无论师出有没有名,一碗暖心的糖粥,总能甜至心头。
10元一碗的糖粥,赤豆糊浓稠细腻,糯而不碎的米粒裹挟着豆沙的清甜和绵密,在舌尖绽开层层叠叠的甜。一碗小圆子、一碗糖粥,很简单,却是几代人的传承。
大廊桥糖粥
观前街小太平巷7号
它只是平江路上一个角落里的小摊。方寸之间,为了这一口甜蜜蜜的海棠糕,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海棠糕,有一颗柔软却滚烫的内心,藏在鲜艳的外表之下。软软的面里裹着滚烫的豆沙,这样一朵海棠,比罂粟花还让人着迷。
稻驿亭
平江路151号
在景德路西边汤家巷的大牌坊下,有一个简陋的小摊位,招牌歪歪地挂在上方,却丝毫不影响吃货们对它的热爱。
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总有闻香而来的吃客。吃上一块炸得酥脆的鸡排,整个人都被治愈了,浑身像被打了鸡血一样,满满都是活力。
汤家巷鸡排
汤家巷11号,景德路与汤家巷交叉口北50米
夏天的冰镇可乐、冬天的烫手地瓜
每个季节都有专属幸福
▽▼▽
尽管苏州网罗了天下美食,但冰糖烤梨,苏州只有一家。卖烤梨的大叔50多岁,安徽人,每年卖到5月底,他就给自己放两个月假回老家。钱不在多,够用就好。
不像烤得皱巴巴的红薯,得凭借香气诱人深入,烤梨胜在这一份柔情蜜意。烤熟的梨弄碎,然后淋上融入了冰糖、红枣、枸杞的糖水,香气直接驱散走了寒意。
能吃上这一碗烤梨,简直是世界上最甜蜜的事。
冰糖烤梨
东北街全家便利店门口
在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似乎不太合适讲绿豆汤,但它无疑是一整个夏日的慰藉。8块钱一杯,加上血糯米,10元。
一碗正宗的绿豆汤里至少有十几种材料:薄荷水、绿豆、冬瓜糖、白糯米,蜜枣、蜜豆、红绿丝……清清凉凉的,看似花样繁多,不过是最平凡的生活。
许记绿豆汤
友联二村
10块钱,买包猫薄荷
吸遍全小区的猫
不要太幸福了
在苏州,享受美食
喂饱的是肚子
充实的是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