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某日凌晨1点,终于结束了对《琅琊榜》的阅读。熄灯上床,告诉自己,结束了就不要再想。可沉沉睡去时,谁能保证梦里会不会有牵挂。
力不从心的一天,“江左”、“大梁”的字样时时闪过脑海,才知道,表象的结束不是结束,很多思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坐在电脑前,半天敲不出一个字。静,有时是无为的代言。不由得把这几日的阅读回忆了一遍。思,是一件很花精力的事儿。
思及最初看到《琅琊榜》,是在博友的日志里,寥寥数语间尽是感慨。我是个很容易动心的人,而好奇是天性之一,所以很快我的电脑里就有了这部书。
又思及刚开始翻看《琅琊榜》时的想法:文笔偏唯美,人物偏阴柔,作者一定是个女子,且长发秀目。后来也证实,海宴就是海姑娘。情节才刚刚展开,竟有忧伤与压抑,连看上去是应该开心的事,也似乎只是片刻的欢愉。有些想放弃,却又被什么牵绊住了目光。真不知这位海姑娘究竟何许人。
说起琅琊榜,它只是一个引子。是它引发了很多事,也是它把各种人物穿到了一起。故事真正的源头是一场冤案,跨越十三年,维系一切的只有情义。小说里没有狼烟四声的征战,没有扣人心弦的比斗,更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我不知该把它归到哪类小说中。如海姑娘所言,这是一本展现情义的小说,如此而已。
背景设定在大梁,帝王生性多疑,十三年前偏听偏信,以叛逆罪诛杀了爱子爱将一干人,连爱妃也自刎于殿前。一时间,意气风发的亲王,战功赫赫的大将,忠肝义胆的赤焰军,皆成为过往,只留下通敌叛国的不齿罪名。火海中侥幸活下的少年英雄林殊,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痛,用十三年的谋划,开始了洗雪冤情的大计。
梅长苏——那个脱胎换骨的林殊,成了天下第一帮派“江左盟”的盟主。他巧心计策,隐去了往日的身份,看似被琅琊榜的偈语“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推到了金陵,却是压抑着一腔热血,拖着一副病躯,用了两年多呕心沥血的苦苦努力,终于给大梁换了一片天,还了枉死的父兄子弟一身清白。
原来,最让人痛苦的是压抑真性情。
看到梅长苏为着年迈亡故的太奶奶吐血晕厥时,看到他痛哭苍天弄人不让太奶奶等到与他相认的时刻时,看到他因为不能亲送太奶奶而默默跪于院中一角时,我的泪不知何时已落了一桌。
再看太奶奶当年,平日里最疼林殊,在听到林殊被列入当诛的反贼名单时,她不顾形象,哭倒殿前,求自己的皇帝孙子网开一面。十三年后,她已有些糊涂了,可在林殊以梅长苏的身份入宫时,尽管已面目全非,她仍拉着梅长苏的手,叫着“小殊”,问着不相干的问题。谁能说清,她是叫错了还是对了呢。
而另一种苦,明明已经认出了你,可知道了你隐瞒的苦衷,又不得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心中如翻倒百味瓶的滋味,哪能好受。
靖王——林殊当年的知心好友,十三年来都不肯相信自己熟知的人在一夜间成了叛逆且已赴黄泉。他一直努力想要揭开真相,一直保持一份赤子之心。
十三年后他被梅长苏亲手推上夺嫡之路,对梅的感觉从不屑到认可再到顺从。可当他发觉就连最亲的母亲也为了梅说谎时,那种说不得问不得的苦闷,让他不知所措。
直到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个让他爱恨不能的梅,竟是日夜牵挂的好友时,他冲动地策马狂奔,想与好友论一论相见不相认的种种。可临到街角却忍下了,调转马头,默默离开。再见梅时,记忆里的活力四射的赤焰军少帅,与眼前的苍白无力的病谋士,合二为一,竟更让人心痛。为了不再让梅操心,宁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有握住的手多了些热度。
而心细如发的梅也装作不查,回宅后却为了靖王的承情,心痛得几乎病发。
一字一句看过,我的泪又落了一桌。
蒙冤,本就是令人心痛的。为了洗冤,面目全非,亲人相见不能相认,被误解也不能辩,更教人扼腕。而这一切的苦痛都要压在一副单薄得难以承受一场小小风寒的身躯上。耗尽了心神,只为了还天地一份清明。
在如此心痛的基调之下,除了少不更事的护卫飞流和浪荡大少言豫津的言行能让人莞尔,真的少有令人开怀的事了。直到在梅长苏那近乎于妖的翻云覆雨的智谋下,事情渐渐朝好的方面发展,总算能抚慰人心了。
不小心又把小说梳理了一遍。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感慨。所以,忽然间懂得了博友日志里的感慨。原来,我只是比博友更啰嗦些罢了。
一部好的小说,可以成就一部好剧,依然能让人思绪万千。
细想想,但凡耐读的小说,都有个深藏不露的主线(比如洗冤),也有个能穿起所有的副线(比如琅琊榜单),再加上各具特色的人物,纷繁复杂的事件,以及人与事之间的牵扯,试问,谁不想看出个结果来呢?
《琅琊榜》是我读过的儿女情长最少最淡的,文中散发出来的情感的力量,直击内心。
我真的很想看见沉冤得雪,一吐心底的压抑,也真的很想有情人终成眷属,让心底还可以有盼望。
看来,我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
看着海姑娘把大梁的官场理得那样清楚,无论宫里宫外,亲王郡王,官府江湖,全都各有各的内容,不见含糊。她把故事写得如此牵扯广泛,把兄弟情谊写得如此深切感人,虽然细腻得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位姑娘的大作,却能让我哭上两回。即使搬上电视,魅力不减。
为他们感慨:
玲珑心水晶肝儿的梅长苏,举手投足间几乎都是弱不禁风;
智力有损却身手奇佳的护卫飞流,简短的言语都是小孩儿心性;
长期受排挤的血性男儿萧景琰,无论身形言语尽显帝王模样;
风流不羁的言大少、镇定边陲的穆郡主、性情复杂的梁天子……
小说里从主角到最小的配角,每一个都跃然纸上。如果没有通盘的考量,合理的定位,谁能如此生动?
难以想象,这样机关算尽而不差分毫,待人诚恳又八面玲珑,处事精明且不失礼节,仿佛世事皆在掌控中的人,太过聪明,太过完美,梅长苏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还只是存在于作者的想象和读者的期望里。
不得不赞叹海姑娘的慧心慧笔,打造了一个极需心机的环境。如果稍愚笨些的人,一定不能在洗冤路上如此完美的演出。
心动不已,若有幸遇上,但愿不会错过。
每一个看似绝不相关的事情,最深的背后都有着诸多的关联。每一个简单言行,都有目的有深意。所以,有人一点就明,有人却要被人指点再三。人物的智慧高下可见,形象也因些更加丰满。而究竟是些怎样的关联,并不急于写明,作者有多智慧,相信读者也能有多智慧。每一个人都需要被肯定智慧。
我们是不是都会这样地将心比心,是不是曾想过要把所有人和事的关联都一一理顺?生活就像是一部庞大的小说,而革命才刚开始,同志们要更加努力哦~
我久久地陷在了梅长苏的世界里。
午时小睡,看见他的背影就在高台前,指点眼下的百万军士,那样的挥洒自如。再没有了背上的冤屈,没有了孱弱的身形,不用再机关算尽,也不用再百忍成金。终于可以快乐了,于是我笑着醒来了。
梅长苏为了扶靖王上位,琢磨过很多人的过往与心思,虚虚实实地说了很多话,推动了很多事情的发生,然后,他也正确预测了事情的结果。
侯王将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地位,有自己的关系网,更有一套维护自身利益的方法。只要你能找到他的关键,观人以细微,他就成了透明的,接近他,附和他,或是欺瞒他,推倒他,都显得简单而可能。
这些,和当今的人情世故又有何异?只是,从来没有这样琢磨过什么,也从来不懂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倒是换了古代版本,我竟然能全盘理解了。既然我不可能是穿越时光的历史人,那就只能是因为,我深爱江湖,那个只存于想象中的,驰骋着各色人物的江湖。
再看梅长苏身处的这个江湖,江右十四州也好,金陵一路也罢,有人有故事的地方都是江湖。当他在宫里宫外玩转手段时,风云变色,谁能说这宫廷不是他的江湖呢?
江湖不是平静地,更是风险场。想走进去,必须有勇气有目的有决心,且有技傍身才行。
我们的江湖,究竟是在小说里,还是在生活中?
一本《琅琊榜》,看到了很多内容,而能写下的却只得这区区千字。其它的,就放在心底好了,留给时间细细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