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继续对传习录的学习。
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在于对道的进一步理解、追求,以及如何在道路上进行比较合理的修炼。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则:
第一则显然就是对大道的论述。义与理的追求永无止境,没有停止的时候。并且对尧舜这样的贤者来说,善行永无止境。只要身在高位,就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对待百姓,生怕做得不够好。而对于桀纣这样的暴君来说,他们的恶行也没有止境。那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没有止境”?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字来看透。
第一个必定就是“止”。这里的“止”真的是现代字义中的“停止”“终止”吗?其实恰好相反!止在甲骨文和小篆中的造字形态是一个脚板。很显然先人要告诉我们的是“止”就是“心”之所向,“脚”之朝向。而这种朝向定然是没有止境的。以及另外一部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在止于至善”。那到底什么是“至”呢?是我们现代字义中的“达到”“终点”的意思吗?不,也恰好相反。从字源上讲,至就是一只射向地平线的箭。那地平线有什么特点?没错,是一到永远可以看到的风光。但当你充满勇气,忘记一切的去追逐地平线,就会发现其依然在远处等你,未能到达。孔子的弟子颜回说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颜回事实上是从孔子身上看到了道的影子,因为孔子的仁心外推时时刻刻都在展现着自己生命的独特,一种高贵的朝向。正是那人性中1%的理性中的1%~德性层面之事。能有这颗兼济天下的心,证明他本人是一个真实“活着”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望道未见”。那我该如何与我们来进行联系?这里可以结合一下贞元的学歌:仁为先,识自然,学圆惑为边。这里的仁,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儒家道统,一种自我精神境界的修炼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而识自然就是字面意思的拓展,为自然科学和数学以及很多人文道理,可以理解为学统。而最后的这句话就包含很多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把一个圆比作现如今人类对整个发展认知与自然科学已经包含的信息。在从事工作之前,我们就在圆心进行着综合发展,不断朝向圆边靠近。当我们达到类似博士的层面后,已经离圆的边界特别近了。当那些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士突破了人类认知边界,才会发现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未知,你无法知道圆之外还有什么。此刻我们就可以类比望道未见了。对于那些还没有到圆边缘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为他现在所学的都是人类已有的认知,在没有到达边缘的情况下,无法涉及到那些未知。这么一个宏大的宇宙,我们如此渺小,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上的认知,都会时刻打破过去的认知形态。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大道(广义)追求的心。有追求并不能只靠理性,比如说天天去做题去辩论去论述,我们也要驱动人性中1%的理性中的1%德性来引导我们,使得理性的层次攀升。这样我们才能把“效益”发挥最大,至少对自己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则:
显然第二则的论点与我们有很大的联系。在日常的学习中,这些大道理似乎都熟于心,认为自己都理解了。结果一到现实,去行动的时候却一塌糊涂,不是茫然就是犯错。这是为何?阳明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是因为人过于去“养静”而没有把功夫放到“克己”上。我们该如何理解“养静”和“克己”?杨敬,其实就是不同层面的安心、冥想。将纷扰、浮躁的心收住并进行一些思考,去尝试想明白一些道理。但是往往“养静”就会生意不够,和外界的联系甚少。生意就是生机和状态,意思也就是当你面对问题的时候,是很难去实在的解决。比如说你要去做值日,然后明天你可能因为不想做又觉得教室其实不需要打扫,发自肺腑说很教室很干净。可能在客观条件上说教室的确很干净,但是这不是不做值日的理由。同时如果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你人性中的习性习惯影响了你卫生的标准。所以我们需要去除人性中的私欲,对外界的每一件事保持积极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需要“克己”功夫。“克己”就是一种去除人欲,让心与天理同在的功夫,也就是阳明所说的“事上磨镜”。只有不断地去“克己”,才能让我们的心,我们的灵明净如水。与此同时,我们就真正的“立”起来了,展现出了人之为人的独特性。这点毫无疑问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忘道未见”。只有在道路中通过慢慢地修炼,一步一步去经历、体会、明晰,才能让这些所谓的大道理在熟于心的同时可以在行为上体现出来,这便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