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坐出租车,我和司机闲聊。老司机发泄了一通对夜班、对老板、对市政、对交警……的不满之后,又聊到孩子,他的语气变得温情起来,话里话外都是对孩子的期望,说他自己和老婆文化不高,也没有别的愿望了,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出息,能比自己强。
这样的话,听得太多了,太多的家长都是这样想的,说或者不说都在心里盘着。
我真的希望,他别这样对他的孩子说。
孩子承担不起,也没有必要让孩子承担全家的期望,应该承担一家人幸福的希望应该是老司机自己。
听着他的唠叨,我有点后悔引出这个话题,听着听着,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穷爹就别指望儿来养。
这里说得“穷”,并不是贫穷,而是智穷。自己的格局、心胸陷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也不愿去改变、去提升,苟延残喘维持现状。
让孩子与一个安于现状却又满怀不忿的爹相伴十几年,同时,还要背负着沉重的期望,你能指望他会有多大的出息?
如果他的出息仅仅就是守着一份养家糊口的收入,你又能指望他如何养爹养娘呢?
说说沉重的期望吧,近日一则旧闻又在传来传去,确是一个高期望与负回报的极端例子——
《加拿大亚裔女孩不堪管教 雇凶杀父母》,当时此事经报道后,网上的留言可以看到,仍然有许多与詹妮弗·潘类似的孩子,他们在网上的留言中抱怨,自己和詹妮弗一样,从小就被父母寄予高期望,很害怕让父母失望。认为父母的高期待让自己不堪重负,也很害怕失败,使自己成了不敢尝试的人。
害怕失败,就是没有勇气。不敢尝试,哪里会有机会?
老司机希望孩子走的理想之路,无非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再问其他比如如果没有上大学咋办?如果没有上到985、211又怎么办?老司机吭吭哧哧没有定论。
我觉得上大学不如学会如何生活。生活的多面性,也决定了不可能只有教育一个出口。
上学并不等于幸福,成绩好
并不等于会生活。如果只知道让孩子考考考,连生活教育都没有,那父母是不是太失职了?
上了技校如何?从技校出来,自强不息,努力提升自己,从而成为大腕的人也不少。反观从大学出来的同学,只要是安于现状的,都慢慢变得平庸,生活慢慢变得逼仄。
区别就在于有自强不息的品质,有决心让自己幸福一点,再幸福一点的执拗。
老司机能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这样子,又要给孩子压这么重的担子,也是够残忍的。
歌神张学友在《情书》里的一句词真的贴切,“
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 往往过的都不怎么幸福
”,爱人间的亲密关系如此,亲代和子代的关系亦是如此。
当爹的没有教会儿女,有自强的习惯,还要指望着以后来供奉你,就是在田里下了种却不浇水,还要指望着五谷丰登。
孩子一开始都是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最优秀的,慢慢长大,发现父母没有那么优秀,会失落,甚至会鄙视父母,会挑战父母,这个时候拿什么来回应?
为什么不让自身成为榜样,让孩子看到你为了家庭在不断寻找机会,不断提升自我?
真的这样在做的时候,你就可以郑重告诉孩子,你可以鄙视我们不优秀,但你必须要承认我们在努力!
这样你至少能赢回孩子的尊敬。那些随流而下无所作为的穷爹们,还是别不是让孩子们来养了吧。
2016年12月7日.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