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康永。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是一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大学毕业时爸说,你一定要念一个硕士学位,不用念博士,可是硕士是一定要的,为什么硕士是一定要的?我没问。爸爸对我的要求非常少,所以一旦他开口了,我都很上道的照单全收。
当然也因为硕士大都很容易念,选个容易的科目,常常可以在9个月内就拿到硕士,博士就麻烦的多。要是不幸遇上贪图廉价人工的指导教授,想把研究生一直留在身边帮忙,那一个博士学位耗掉你10年以上也是常有的事儿。所以我就很安然的接受了爸的指示。
没问题。一个硕士,我很有精神的附送一次好像柜台后的日本料理师傅。而且要念一流的学校,把进行第二阶段的知识没问题,一流学校师傅附送客人点的第二道菜,我当然很同意免一流学校的想法,大学4年整天听我有学问的好友阿比,不断告诉我西方最厉害的几间大学到底都厉害在什么地方?伯克莱待了多少个德国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又完成了什么手术?德国的法学博士和美国的有何不同?牛津的研究生吃晚饭时要穿什么?康奈尔的研究生为什么自杀比例最高?聊的都是这一类的事情。
对于在台湾各种烂学校混了十几年的我们来说,没事就把这些知识神殿的名字在牙齿之间盘弄一番,实在是个方便又悲伤的娱乐。就像两个台湾的初中男生,翻看着花花公子杂志拉页上的金发兔女郎,夹杂着向往和民族的自卑,把对学位的指示已经清楚收到。
一流学校硕士就好,轮到我对爸开出条件了,有风格的料理师傅是不会任凭客人点什么就做什么的,客人可以要求吃生鱼片,可是有风格的师傅会决定此刻最适合做生鱼片的是哪一种鱼。也就是说你点归你点,未必吃得到。爸,我只念我想念的东西。可以。不要念太多就好。爽快。这是爸跟我随着岁月培养出来的默契,各取所需,互蒙其利。不过老师说博取我需的状况,似乎比爸娶爸需的状况要多那么一两百次。
我想念的东西对一般的台湾爸妈来说似乎有点怪,我想学舞台剧还好。我爸不是一般的台湾爸妈,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我们这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的问,这有什么用?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我会谈巴了,这有什么用?我会辨认变数了,这有什么用?
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没被我爸问过这个问题,从小我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把买回家里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对于导游气好的麻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这些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我不大确定。
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是一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暗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经得起反复追求。
个人感悟
曾经特别喜欢看蔡康永主持的台湾综艺节目的,他的风趣幽默,真的令人很勤奋,而且他与那些明星大叔之间的交流总是那样的,游刃有余,这让我对他也那个羡慕。
记得小时候曾经看到一个鬼故事的综艺节目,也是蔡康永老师主持的。那是在我童年时期看到的第1个鬼故事,大概是一张照片,上面有鬼魂附体。一开始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喝酒聊天,他们喜欢探险来到了嗯深山老林里的一节一个古庙当中。他们开始在那里野餐,玩耍,但是有一个女的在古庙的某一处找到了一张照片,他盯着看了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暴毙身亡。当其他的小伙伴发现他的时候,他早已经死亡了,身边就放着那张照片,有一个男的拿起来看了一看觉得没什么,但是没过多久,那个男的突然也浑身抽搐倒地身亡。
突然看到有两位小伙伴暴毙身亡,很多人都吓得四散而逃,只留下两个男的。这两个男的都是非常大胆的,阳气也非常旺盛,正是他们提出了这次探险,其中有一男的,不信邪,拿出那张照片看了又看突然,啊,的一声向后倒退了几步,照片也随之掉在了地上。
另外的一个男的问,那照片上到底有什么?
刚才那个男的吓的目瞪口呆,浑身冒着冷汗,说你自己拿起来看一看,一定要看个十几秒钟。
于是男的拿起照片来盯着看照片看,发现这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上面也是一群男男女女在古庙里照的照片,当男的盯了十几秒,看了之后突然从照片里钻出一只恶鬼的头像,吓得他猛的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当我看到这个鬼故事,那个有一个恶鬼的头颅突然蹦出来的画面,成了童年的阴影,也间接的让我对蔡康永老师造成了一些误解。甚至长大后我就不再看他的综艺节目,总觉得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而今天读了他的这部散文,突然对他改变了看法,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主持人,还是一名散文家,是一个特别爱好读书的读书人。我总是这样,对人的看法很片面。这也是让我的写作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因。
曾几何时,我认为出名才是最重要的,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一直都影响着我。然而对于写作来说,出名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写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写作的本质就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让内心的故事变成文字的过程。这就好比人生,那些金钱权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