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9
今天情绪也是如昨天般波动有点大。有两件事对我产生了影响,其一是在下午一点左右跟同学一起赶去彰武上英语写作课程,谈到自己不敢讲课,同学质问难道我们不用讲PPT,做seminar,我说没有,她又问我不做seminar怎么知道最近在做什么,我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果不讲出来让大家知道,就算是自己整天忙得感觉没时间也不算成果——所有无法正确传授给他人的东西,都还不是自己的东西。因此,应该好好精读文献了。做到能够转述。还有一点就是发现周围同学真的都很努力,我自到上海以来,一直处于自我管控状态,大家也以为我是一个学霸,但是成果是没有的,说明自己真的还不够努力。要想真的能够让大家看到你的进步,真的需要更多的努力。——对于努力,这个词,我也决定要将其从我的字典里剔除,我以后所做的所有事,都不需要我多努力,多困难的坚持,我需要的只是“本来就应该如此”,我所做的正是本来就该做的事,而且是本来就该必不可少的事,缺了少了哪一点,自己的生活都是不圆满的。————保持思想的开放性,但要保证可以纳入思想体系的概念的质量和可信度。
其二严告诉我韩将军得到了澳大利亚某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明年二月份儿终于要出国留学了。我很为他开心,同时也很羡慕,我之前的想法就是能够出国留学,但是自己没有英文文章,进而因此产生了不好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厌弃:学术搞不好,不该读博士,并对整个中国的博士现象进行了片面抨击。其实,我这样不止伤害了自己,还伤害了好多在读博道路上默默努力,拼命挣扎的同道中人。我为此表示忏悔。
其实,所有的事情可能并没有多么难,自己也并没有那么差,只是在一些认知上出现了差错。出国申请,有一篇英文文章确实非常重要,自己真的写不出来吗?迟早都会写,但是到底是什么阻碍你在那个可以产生期效的时间内不去完成那件事,继而后悔不已,对于他人的坚持与成功只能望而羡慕?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上一帆风顺?此处的一帆风顺是主观意义上的一帆风顺,排除客观不可控因素,自身可控的那种一帆风顺,不是自己给自己设限、自己阻碍自己的不顺利。
不明确什么是当务之急: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进行“利益”最大化。所有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都不值得作为充分条件。比如,觉得周围的人,自己不喜欢,他们过的不是自己以后想过的生活,自己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并成为自己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原因。——请放心,就算你复制他人的生活轨迹,你也永远不会成为他人那样的人。事实上,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永远都是由自己的选择来决定的,与他人无关。因为工作不顺利,就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工作的天赋,迫切希望从这个圈子挣脱出去,继而成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所有的行业和圈子都是“围城”,所有围城只对积极主动的人来说不会成为“监牢”。所以,不要让自己的“胡思乱想”成为挟持自己的筹码,成为绑架自己未来的罪魁祸首。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自己,在于自己怎么灵活对待,不要因为一些事情自己没法改变就自暴自弃,而应该善于发现紧闭的大门,某个地方就算没有开着的窗子,也必定有一个透光、透风的小孔。这一线生机,就足以成为你冲破阻碍的力量源泉。不管是从元认知能力还是从这次的对工作赋予神圣的,可以深入骨髓的一种意义,都是让我们不要胳膊拧大腿,不要在错误的地方死磕。
目光短浅:这山望着那山高:你以为你放弃这座山,前面就是坦途吗?我只能告诉你山那边还是山,连绵不绝……所以,不管在那座内容的山里,形式和要求都是一样的:攀爬不易,居高不易,都要求我们要用持续不断的注意力来换取知识、能力的提升。世界也是如此公平。
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足以支撑起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一切都该从细微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一辈子可能会做很多事,为什么在不明确“你想”的时候老是盯着“你不想”这个事情,事情要一件一件做,做的多了,才会发现那个“你想”的。我今天写下这些,一方面是确实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概念和认知上出了问题,我希望自己能够想明白,并以此为鉴,不要让自己在同样的陷阱上吃两次亏;另一方面就是慢慢意识到造成自己这种困境的解决方法,可能就在于笑来老师这周提到的:为自己的目标赋予一个正确的、真正有效的含义。不然,虽然我肯定会努力坚持读博,并异常努力的付出,但是总是缺乏一份有营养的“土壤”(引自师兄),不能让我一直在努力的东西很好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所以,我觉得我做每件事的时候,都该调动自己的思维来对其赋予一个能让我“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的意义。那读博呢?一直认为自己坚持读博就是想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似乎并不够,还需要更猛料的意义。其实我觉得,要让自己认同就可以了。认同自己现在的身份,在其位为其政,你现在是做什么的,你就该争取把你做的这个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是最实在的意义。
我就是不想混日子!决定做什么,就一定要往极致了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