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03267/c188cdec6c77a7e3.jpg)
一个月前,下楼梯时扭伤了脚踝。自己在家休息了半个月,冷热敷、用各种药物,结果还是没好。最后去找整骨医生,发现是关节错位了,复位完大约再半个月才可以恢复。
脚踝扭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到医院拍片,之后去找整骨医生检查复位上药,很快就能好。当时也很多人给过我这样的建议,可为什么我就是听不进去呢?
原则——与自己这部机器交互的协议
《原则》一书中,作者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机器,它又由不同的机器组成,如我们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机器创造了我们的思想、梦想、情感,以及每个人特性的所有其他方面。”
初读《原则》,感觉有些松散,又因为每句话都非常平实,看看就过了。但多看几天,慢慢有些语句会突然从脑海里浮现出来,开始回味,并勾起再回去细看的欲望。
这些文字浅显易懂,但又感觉字字珠玑,无可挑剔。把我那些似懂非懂、想表达但是又表述不清楚的道理讲清楚了。
我们每天面对不同情境做出不同反应,都是人这部机器根据各自的原理得出的。因此想要完善自我,也应从探究自己这部机器开始。
而这机器背后的原理就是“处事原则”,如果我们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原则,那么我们就是按照潜意识来处理事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一些人“很讲原则”,而说另一些人是“性情中人”。
如何制定原则
如果你每次都能记下你遇到的是哪种情况(如一个孩子出生、失去一份工作、出现一次与他人的分歧),并将其列下来,其总数可能只有几百个,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对你而言是独特的。
这里我们可以做出2个行动:
1.把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并思考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境,应该怎么处理。
2.借鉴《原则》书内的原则,或是其他人的原则。前人的思考,后人的阶梯,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有前辈的经验积累啊。
调和情绪与逻辑
如果我能调和我的情绪与逻辑,只有在二者相符时才行动,我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在情绪与逻辑相符时才行动,可以减少诸如:受人影响买入不适合自己的物品、在愤怒和恐惧时做出不理性的决策、听人挑拨影响人际关系、因美食或功利诱惑(如拼命工作)而忽略健康等等情况发生。
要做到这点,可以有以下行动:
1.在内心较大冲突的事件过后,情绪平静时复盘这种情境下的应对原则并记录积累,下次同样情境(情绪)来临时理性调动制定好的原则。
2.练习冥想更好地做到“如如不动”。
我将这次脚踝受伤处理背后的潜意识(潜在的原则)认真梳理了一下,居然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果然探索自我,其乐无穷,你要不要也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