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周一晚上,电话再次响起,是育覃妈妈打来的,她说刘育覃想和我说话。我知道,这是家长把工作给做好了。
果然,育覃张口跟我道歉,说他那天不该那么冲动……我说:“这不重要,给我说说你从这件事中汲取了什么教训吧!”于是他就说到了要等别人把话说完再说之类的话,他说完我也坦陈了自己事后的反思,在友好的气氛下我们师生冰释前嫌。
那个晚上,心情愉悦,估计他也是。
第二天早读课,刘育覃没来。昨晚我问过刘育覃,是何乐康拿了他的卷子。正好,我就趁机问何乐康咋回事。乐康说是当天下午换座位,他是看到卷子在地上,不知道谁的,就捡了起来,先搁自己桌上了,原来如此。
我告诉乐康:“今天刘育覃估计会返校,见到他,我希望你可以把咱那天课堂所讲的三个知识点教给他,我计划让他在上课前讲给我听。”乐康答应了。
上午第四节课,果然,我看到刘育覃已经站在了讲台上。按照约定,他先讲了周日课上所学的知识点,然后说了从我们俩之间的“事故”中所吸取的教训。
完了就上课吗?没有。我原计划是接着他的发言,也顺势说说自己在那次“事故”中所吸取的教训的,忽然想到那天晚上我写日记了,于是打开简书,找到文稿——我决定,读给学生听,尽管当时写的时候并未有此打算。
在日记中,关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基本上没说,只是重点反思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当然,主要是站在我的角度反思自己所做欠妥之处,至少是不够理性,更算不上智慧的地方。
反思完之后,我又设想了刘育覃情绪平复之后自己后续的打算。读的时候,教室很静,并且是伴随着我的自我反省,感觉是越来越静……当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或者说当老师被学生顶撞之后,学生听到老师如此的日记内容,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育覃又会作何感想?一样未知。
我只知道,经历这件事,我们师生彼此都该是成长了,而从学生专注聆听的教室氛围中,我感觉这次“事故”似乎已经转化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不知是也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