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旅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就比如网站上充斥着“印度这个国家,太可怕!”“美国这个国家太邪恶!”的标题一样,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些人见到这样的标题,会浑身鸡皮疙瘩,有些人则可能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亢奋,马上就要高潮的节奏。
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方向选择和信念追求。是的,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经历都不同。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活着,不是为了给他们定义,你就是你。
例如有些人可能重视事业和财富,他们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追逐金钱和事业上,并不太注重平衡和自我约束,希望藉此取得更好的成就和评价。
有些人可能会牺牲部分个人发展和事业上的成就,更关注家庭和情感,他们会努力维护自己的亲密关系和家庭幸福,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还有些人则更追求精神境界和内在的满足感,他们内心坚定自信,不在乎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质疑和挑战,他们可能会通过信仰、冥想或其他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安宁。
总之,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那么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书写人生的建议或者衷告是一件毫无意义和必要之事呢?
那还是不一定的。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信念追求,但是在面对人生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和挑战时,大家依旧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人生智慧,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衷告。
这些建议或许并不是绝对正确或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是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应对生活中的某些未知的困难和挑战,也可以为他们的人生提供一些可能有些许借鉴价值的启发和指导。
因此,书写人生的建议或者衷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必要性。这也是诸多文明或者文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遗存和传承的可能原因。“如果我能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曾经如是说道。
关于人生建议或衷告的书籍汗牛充栋。窃以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问题和矛盾,去“巨人的肩膀上”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也许比看一万个简书或者知乎回答更有效。如: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贵道,几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宁,散于万物而不厌,卒以善辩为名。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活在当下》芭芭拉·安吉丽思
《the power of now》埃克哈特·托利
《道德经》 老子
《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 艾德勒 和 查尔斯·范多伦
《禅的境界》 东京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
《了不起的我》 卡罗琳·李夫科维茨
《谁动了我的奶酪?》斯宾塞·约翰逊
《人类欲望的虚幻》萨缪尔·约翰逊
《幸福的勇气》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万物简史》 比尔·布莱森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丹尼尔·戈尔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