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图
第一眼看到图时,感觉就是“其乐融融”!人=家=家人=团圆,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家庭,三世同堂,有爷爷奶奶有爸爸妈妈,也有兄弟姐妹。
再看细节,哥哥戴着军帽拉着爷爷(讲打仗的故事),爸爸妈妈站在奶奶后面微笑(带着欣慰与欣赏),奶奶开心地抱着淘气的小娃娃,旁边的小哥哥在逗他玩儿〜
突然想到日本的动漫《我们这一家》,普通琐碎的家常,平淡的生活场景,细品,幸福就在其中。“治愈”大概就是这样吧,用普通的画面唤起内心深处最朴实的情感。
解字
度娘说,这“一撇一捺”有好多种解释:
- 一撇代表好人,一捺代表坏人,好人命长所以撇长,坏人命短所以捺短;
- 一撇代表男人,一捺代表女人,男人更为强壮,起到支撑作用;
- 一撇代表躯体,一捺代表精神,精神支撑着躯体...
似乎每种都有道理呢?
教授法说
观图提问老者童子立者几人...就不缀述了。
印象最深的是人与万物的区别:“桌椅等不能生长。草木能生长,然不能运动。鸟兽能生长,能运动,然诸生曾见有犬能读书者否?见有雀能讲学者否?盖无有之也。既不能读书,则不能明理,惟人能生长,能运动,又能读书明理,以增进智识能力,故人为世界中之最贵者也。”
教育大家的提醒,我们自当铭记:
- 发问最易启诱学生心思。
- 儿童最善摹仿他人所为,彼见同学举手,亦随之举手,其能否作答,尚未自度。
- 初入学时认字甚苦,往往有今日已能领悟,至明日即忘之者。
八故事
我一直相信,民间传说里蕴藏着宇宙的秘密!
比如,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在还没有天地之分,整个宇宙浑然一体就像个大鸡蛋时,有一个叫盘古的人,就生在这个大鸡蛋里面。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这个大鸡蛋起了变化,清纯明亮的部分慢慢上升,变成了“天”,混浊阴暗的部分慢慢下降,变成了“地”,盘古就在“天”和“地”之间。“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跟着长一丈。像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已经非常高了,地也非常厚了,盘古的身体也跟天一样高。他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天不会塌下来了,心里一放松,就倒了下去,竟然死了。身体也起了变化,他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东南西北四极;他的骨骼变成了山脉;他的血液变成了河流;他的肌肉变成了土壤,他的牙齿变成了金矿;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他身上的虫则变成了人类!
挺讽刺的故事吧?“人”居然是盘古身上的虫变的!最近听说过一个理论,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生命体,而人类只是这个生命体里的寄生虫,当生命体免疫能力难以抵抗寄生虫侵蚀的时候,TA会进入休眠期,将寄生虫全部除掉之后再慢慢苏醒。中科院专家不是也回复了嘛“地球不需要任何人拯救,人类需要拯救是自己!”
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亘古不变的道理〜
还有一则也同样出名,女娲补天!
女娲是一位人头蛇身的神,她用黄土捏塑成人的形状,吹一口气,泥人就变成了能跑能跳的活人了。造人的工作又慢又辛苦,她想到了一个简便的办法,拿一根绳子到泥淖里滚一圈后,拉出绳子轻轻一抖,附着在绳子上的泥土便飞溅满地,落地后便化为人身。所以,人类有两种,用黄土捏成的人成为富贵之人,泥淖中出来的人则成为贫贱之人。
也许你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但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在于“灵性”,华德福说孩子七岁前有一股“能量”在体内塑造器官,道家则讲究“气”,这其中必有共通之处!在交往中,很明显能感受到是否同“气场”,现代人会以星座来区分是否合得来,其实这也是“灵”的表现吧?
好吧,第一课学习完毕。生而为人,还不能为人,要经历要修行,“认识自己,把自己活圆满”恐怕是我这辈子的功课了。
二零一五年九月十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