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90
年终岁末,各种考核考查轮番上阵,基层迎检备检如临大敌。基层领导”高度重视”,一番会议动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宣布“所有人员取消周末休假,抓紧查漏补缺,赶紧补火紧火”,一个个望眼欲穿的周末,就在一场场的迎检战中消失殆尽。
这是基层工作的常态,没有一项工作不重要,没有一项迎检不重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这“穿针引线”的人,一拔拔检查督导让基层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中央对此三令五申,中办2020年4月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就要求狠刹这股督查检查过频过滥问题,但一些督查检查改头换面、暗度陈仓,借“调研、座谈、观摩”之名行检查之实。
比如有的换“马甲”,督查检查组改叫“调研组”,不发文改以电话通知进行;有的脱“外罩”,红头文件改“白头”,行事更方便、要求更随意;有的改“名字”,考核变排名、排名变通报。
为什么“督查检查时时有”?基层盼望的“考核督查几时休”难以真正实现呢?究其原因一是衙门作风,认为下基层考核督查是促进工作、深入基层;二是形式主义,认为不下基层进行督查考核,就难以排名定位;三是方式老套,纸上作业、过度留痕检查,沉湎老办法老路数。
要破解这样的梗,还需上下同心,突出一个“实”字,一切向实看、工作往实走。
一要改考评标准,注重实效。破除惯性思维,纠正机械式做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摒弃走秀式检查,实实在在去开展工作,减少对纸质档案材料等所谓“硬杠杠”的内容依赖。
二要改去向要求,掌握实情。要多跑点少跑面、沉下去坐得住,要到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的关键地区去,到容易发生问题的部门去,督在关键,查在要害,精准指导。
三要改方式方法,不唯实地。借力新技术,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少“跑路”,力求在更便捷上下功夫,既提高督查考核质效,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