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时代,总想写点什么,特别是在生了娃儿之后,想记录点关于孩子的点点滴滴,简书下载了很久,却也只是偶尔在日记本上啰啰嗦嗦写上那么几句。
自从生了娃儿,时间就不是自己的了。回到大河南后,闺女明显乖了一些,惊喜是从她九十天开始的,明显懂事了好多,不再动不动哭闹了,于是我便有了时间码几行字。
顺产生的闺女,生娃儿的痛只有宝妈们才能理解,短暂的惊喜之后便是所有新手妈妈们都要经历的慌乱:堵奶、睡眠碎片化、面对小小身体的不知所措……尽管生孩子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也从网上做了各种功课,依然手忙脚乱。
身心俱疲,这是生完娃儿之初最大的感受。产后第三天便拖着尚未恢复的身体,来来回回的喂奶、换尿布以及睡眠碎片化,以致未出月子便浑身疼痛,腰疼到直不起来,体重迅速下降,基本接近未怀孕时,所以家乡话说吃奶叫吃妈简直太形象不过了。每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完全打乱了原有的生活状态。闺女曾经连着两天闹夜,吓坏了我和老公,无比担心要是闹到百天可怎么熬过去。有次凌晨四点我哄完闺女后毫无睡意,翻起朋友圈,看到与我同时间生娃儿的朋友刚发了个状态,她的娃儿从凌晨一点玩到四点……我想,或许孩子就是上天派来修正父母脾气的吧!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当了父母才深深体会到。未生孩子之前,我常常一脸嫌弃地说:孩子以后学习不好了怎么办,长的没我好看了怎么办(捂脸)……生了孩子后才知道那些根本就不算事儿,看着她的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也觉着甚好。说好的不给孩子养成坏毛病,结果闺女一哭就忍不住了,忍着胳膊疼腰疼也要抱起来。为了哄闺女,五音不全的我对着手机学了半个小时的虫儿飞。老公更甚,听不得闺女一点哭,每次大哭,只要他在家,都是他给哄好。此时,我的父母也在心疼着自己的闺女,担心我在大西北坐月子吃饭会不会不习惯,担心我照顾孩子会不会太累……回到大河南又怕我吃不饱,每天不管多累都要替我哄闺女,在他们眼里,我依然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感谢闺女,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感谢父母健在,也深感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重大。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亦是铠甲。闺女一个多月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将我打击的几近崩溃,时常抱着闺女泪流满面,痛不欲生。每当抱起她那软软糯糯的身体,看着她扯着你的衣服咿咿呀呀的笑,瞬间便被暖化了。有她在身边,我便足够坚强。谁让你是妈妈呢?妈妈这两个字意味着你被剥夺了犯错、软弱、放弃、崩溃的权利。你必须坚强,必须挺住。你倒下了,孩子怎么办呢。
泰戈尔在诗里写到:你的付出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在妈妈的世界里,被照亮的路上,从来就没有软弱。
陪伴,是对孩子最深情的告白。每每想到假期结束后可能要把她留在大西北,便夜不能寐。多想每天陪着她,不错过她成长的每一瞬间。
我们要孩子是为了什么?看到一个很感动的答案:“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脸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
谢谢你,亲爱的宝贝,谢谢你让我有机会和你同行一段,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