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骨子里的善良会为什么被戏称为“圣母”?

骨子里的善良会为什么被戏称为“圣母”?

作者: ZshuaiV5 | 来源:发表于2024-07-15 15:40 被阅读0次

    简直戳中我的心窝!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


    小狗子.jpg

    “圣母”一词本身并没有贬义,它代表着母性的光辉,代表着无私的奉献和爱,同时我也认为:慷他人之慨的选手不在讨论之列。在网络文化中,这词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带有嘲讽意味的标签,用来形容那些过度善良、容易被同情心支配的人。

    之前看了武志红老师的《深度关系》一书,他将“圣母”描述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无条件地满足他人的一切需求时,这个人就是想做全能母亲,可以称为“圣母”。

    从种种的表现来看,这是一种“过度关注他人,而忽视自我需求”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的根源在于:个体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爱,导致他们成年后,将这种缺失投射到他人身上,试图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圣母”这个词本身,而在于人们对“过度善良”的误解和偏见。

    当看到一个“圣母”行为的人,也许应该更多地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简单地用嘲讽的语气去定义。

    或许,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填补内心的空缺,去寻找被爱的感觉。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过度善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当一个人过度关注他人,而忽视自我需求时,很容易陷入情感勒索的陷阱,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

    因此,我们在尽量善良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保护自己的边界,避免过度付出和牺牲,更不能慷他人之慨。

    同时还要警惕,如果有人大肆鼓吹“圣母”,其实很有可能意味着:他准备向你提更多过分的要求了,万万要警惕。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良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并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轻易不要使用道德的角度,去区分谁好谁坏、谁对谁错。因为道德角度的审视总是过于简单,而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各种现象时,从中立、客观的视角审视时,就可以看到复杂很多的现象。

    不要让“圣母”这个词成为一种标签,让我们忘记善良的本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骨子里的善良会为什么被戏称为“圣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yh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