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曾说,苦痛是在不断的渴求中诞生的。表面上看,这似乎很精辟。人总是因为没有得到渴求的东西而感到痛苦。在佛教中,苦痛唯一的救赎,就是放弃欲望。然而,这并不是正确的。
无可厚非,欲望常常与痛苦相伴,但这不同样也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么?如果人只是挣扎着努力远离痛苦,并同时放弃了快乐,那么这样的人的一生必然是灰暗无趣的。在这篇文章里,我将诉说另外一种方法,一种能让人在不被束缚的情况下,去享受那些快乐和幸福的方法。
人为什么要无欲无望?
在我们开始进行深奥的心理学探究之前,先来看看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吧。
无欲无望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听上去像是一件好事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一味追求财富的人(我这里只是用金钱财富来做例子,但其实它可以是任何事情,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术或工作的成就),这样的渴求,会带来种种负面效应:
1、在真正变得非常富裕之前,你永远不会觉得满足。
就像一个饿殍,他在吃撑之前,永远都不会停止。
2、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变得真正富裕。
这可能听上去很悲观,但是你永远不能否定你所期待的财富不会到来的可能性。人永远都是饥饿不满足的。
3、即使有一天你真的成为了亿万富翁,心满意足的感觉也不会长久。
或许你将找到一个新的追求目标,或许你将就这么抱着已有的成就继续守着无趣的人生。
即使是在最好最完美的情况下,人的满足感都只能保持一小段时间。
去享受渴望。
最常见的反面论点,渴望是值得享受的。他们认为,拥有强烈的追求和愿望能给人带来一种充实的感 觉。所以,并不是整个追求目标的过程都是痛苦的。
我不同意。纯粹的追求和渴望必然是一种痛苦。
几乎没有人会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还说自己很享受,孤独也几乎不会被说成是一种有趣的感觉,贫困的感觉,受压制的感觉,茫然若失的感觉,这每一种都是痛苦。对明天会比今天好一点的期待,可能是面对这样的痛苦时唯一的慰藉。佛祖是正确的,欲望就是一切疾苦的根源。
为什么人应该要放弃?
看着如此消极的人生,我是不是应该建议你放弃所有的目标梦想,卖掉那些衣服,去住简陋的小屋子,甚至去依赖那些能带来快乐的药品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里还有另一种方法。这次我们要做的决定,并不是在追求和空虚之间的取舍。
我将它称为“聚焦过程”。
当你把焦点放在过程上的时候,虽然从客观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你依旧设定目标,依旧经历挑战,依旧从失败中学习。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样的追求,不会带来那些痛苦,而你也可以自由的幸福生活并不再受欲望的束缚。
聚焦过程。
追求带来痛苦的本质原因,在于它并不是完整的。它仅仅只看重那一点,目标。当你渴望金钱时,你人生所有的重心都被放在“达得某一程度的富裕”上。于是,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仅仅只是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期准备工作,而所有之后的成就所有的收获,也仅仅只是这个目标达到所带来的结果罢了。
但当我们将视线专注于整个过程的时候,那个意味着“获得”的时刻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了,或者说,变得没有那迈出的第一步,付出努力的两个月那么重要了。
生命是一场旅途,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这虽然是一句很美的话,但我总觉得它还不能概括“过程聚焦”所带来的真正的影响。
很多像这样的名言听上去是很美,但常常很少真的能点出那些重要的真理。“做自己”,是另外一句常常被引用但却已经失去了其真正意义的名句。
聚焦过程意味着什么?
聚焦过程意味着成功和失败并无差异。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你能说你经常觉得无论输赢你都无所谓很开心么?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有渴求的人来说,成功意味着满足快乐而失败则意味着痛苦伤心。
但当专注于过程之后,你能像在游戏里一样对待每一个目标。在游戏里,所有的动作都单纯地只是为了玩而玩,而非最后的输赢。在一场激烈的国际象棋比赛后,一般来说,无论输赢,都很享受的。毕竟愿意下棋的唯一理由,就是那在棋盘上斗智的过程。
当你渐渐开始专注于过程去生活,你会发现,这一次你能一边欣赏整条道路上的风景一边继续前进,而非只是为了到达最后目的地而开始仓促的旅程。如果经营公司,那只因为喜欢,而不是为了职位,财富或者任何带来的便利。对过程所怀有的兴趣比最后的结果重要的多。
聚焦过程的例子。
现在我想离开心理学的分析,看看如何将这个方法运用到每天的生活。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专注于过程呢?这里有几个例子,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从欲望的角度出发,会变成怎么样。
John决定要和人约会。他并不是想要交一个女朋友,找一堆女人鬼混或者变成一个现代的Casanova,他只是对他人和如何进行约会产生了兴趣。他完全不为那些拒绝和失败困扰,因为他感兴趣的只是他人和过程,不是因为孤单,色欲或想证明自己。
Julie开始上学了,她想要成为一个医生,但她的生活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一点。相反,她在班级里很活跃,对各种物质和如何利用它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虽然她写下对自己期末成绩和GPA的要求,但那其实仅仅只是妨碍了她更好地去享受那些过程中的快乐和挑战,因为无论她是否真的能达到目标,她都不会放弃感兴趣的东西。
Patrick因为自己的过度肥胖而决定要减20磅,但他并不为之困扰。他开始努力尝试进行各种锻炼,最后因为感觉还不错而决定跑步。他不停地努力去打破自己之前的记录,他甚至将每天早上穿着短袖慢跑当成了一场游戏。最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减肥目标,但对他来说,那只是跑步带来的一个额外奖励罢了。
希望这些例子可以让你对“聚焦过程”的导向作用有一个总体的理解。总有很多人不需要费什么力就能达到他们的目标,那不是因为他们从不尝试挑战自我,只是因为他们不强求。他们不“想要”,但他们因为享受过程而依旧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