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学习心得七

作者: 青山绿水hh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17:25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习薛侃所记录的先生的言论。

      薛侃(?——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是阳明先生的学生,力倡阳明心学。进士,后因上疏获罪下狱。

    一是求学和立志的关系问题,在求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兴趣变化了、感觉枯燥想放弃了、太难了理解不了了等等,如果意志不很强的话,很容易半途而废。这个时候,如果早已立下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意志坚定,那么就会坚持到底!就如先生说的:志向真切,耳听目见的全在此处,哪有认不清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涵养德行必须求学讲论,而求学讲论又重在志向明确和真切。志向真切,求学也真切,涵养也真切。这个真切工夫不在心外,而在自己心中的体会和揣摩。学生在考试前,仍在顾虑着文字上的题目、内容、答案,那么,只会使人心更躁动、更纷乱。此时唯有在调节心态上下功夫,才能使考试时心中的文思涌现,智慧呈现。

   

《传习录》学习心得七

      二是先生对待先贤圣儒的态度,虽然先生对先贤们的某些观点持不同意见,但先生能正确对待,不去妄加指责和批判,他认为说法的不同是因为做学问入门下手之处有毫厘千里的差异,但心是相同的。其他圣人虽然学说和才能不同,但他们的心均是纯然天理而没有人欲的混杂。因此,平常之人只要肯学,使己心纯为天理,同样可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根据的正是这一点。学者学圣人,只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罢了。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圣人?评判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常人片面地认为,圣人是才能万能,知识渊博,其实不然。先生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圣人的标志不在外在的才能和学问,而在于内心纯正,时时的心念都持守在天理上,心无杂念,目不斜视,行为端正。这就是圣人人格的标志,常人本来也能达到,可惜常人的心向外求,脱离了天理的轨迹。这就是圣人与常人的根本区别。

《传习录》学习心得七

      三是重申为学的根本是内心的纯正,而不在于能背过多少经典语录。在常人的眼里,朱熹晚年无尽后悔的,不过功夫不对头罢了,算不得什么过错。然而,朱熹毕竟是圣人的境界,一旦发现了自己的过错,立时改正,直到“死而后已”。虽然悔之已晚,但已转轨定向,在正确的人生航道上行驰,这也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传习录》学习心得七

      四是关于善恶,先生认为无善无恶,而世人所说的善恶,是由心中的好恶所产生的。"无善无恶",乃是理的静态表现,"有善有恶",乃是由气的动态产生。先生用花草来打比喻,来解释善恶。花和草有各自的用场,从来没有善与恶的区分。“天然”是万物的属性,遵循天然是圣人的本份。所以,圣人不因为善恶而扰乱天然,不因为欲望 而舍弃清静的心性。他们懂得善恶是人为的分别,顺应自然即可达至善的境界。“至善”,并非除去恶而存留的善,而是自然本来就是这样,无恶无善。

相关文章

  • 2021-01-09

    【打卡天数】:第968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10

    【打卡天数】:第969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圣人之道,我心向往之,努力实...

  • 2021-01-07

    2021-01-06 【打卡天数】:第966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最近听课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老师旁...

  • 2021-01-08

    【打卡天数】:第967天 【学习心得】: *传习录学习心得: 圣学发展的沉浮,正是人心沉浮的折射。人心的沉浮扰乱纲...

  • 《传习录》学习心得七

    今天学习薛侃所记录的先生的言论。 薛侃(?——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是阳明先生的学...

  • 《传习录》学习第2天

    《传习录·徐爱录中(44-80)》学习心得 44.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其忧闷,不能堪。先生曰...

  • 王阳明反复告诉我们9个字:立长志 致良知 事上练@覃杰每日精进周

    这段时间,每天看一会儿《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相关学习心得,就是这段时间的每日精进汇总。 那是在大学期间,当时看...

  • 初二段以上|阅读与写作:传习录(七|八|九)

    传习录(七) 传习录第七课学到这一节: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宋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 《传习录》第七天学习心得

    今天开始学习《薛侃录》。查了一下:薛侃(1486年—1546年),字尚谦,因曾讲学中离山,世人称中离先生。明代潮州...

  • 《传习录》学习心得三十

    今天继续学习《黄以方录》的后半部分。 有一禅师问道,天龙和尚竖一指而示之,禅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来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学习心得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zz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