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门道文化|行书:云行流水,为风骨

门道文化|行书:云行流水,为风骨

作者: 门道app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1:46 被阅读0次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十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书法有着极其耀眼的魅力,而在书法的众多书体中,行书可以说是最为大众所喜爱,使用最广泛的书体之一。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的《 兰亭序》, 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 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等,这些照亮书法艺术星空的经典之作,是历经漫长岁月淘洗留下的艺术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的独特贡献。

行书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

行书

据张怀瓘《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清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务须结字小疏,映带安雅,筋力老健,风骨洒落。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有馀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运用不宜太迟, 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则窘步失势。”

行书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行书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行书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相关文章

  • 门道文化|行书:云行流水,为风骨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十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书法有着极其耀眼的魅力,而在书法的众多书体中,行书可以说是...

  • 行云流水(引子)

    行云 美于无拘 流水 美于无束 我爱你 行云 我爱你 流水

  • 行书兰亭序技法详析

    行书是众多的书体之中,人们最喜爱的一种书体。它既实用,又美观。写起来便捷,行云如流水,活泼"乃至潇洒,还给人以美的...

  • 门道文化|云锣:云璈制以铜为小锣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十六 云锣,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

  • 相宜

    流水行云, 总相宜。

  • 干货I开播两周之内如何提升流水?

    360行,行行有状元,干一行都一行的门道! 提升直播流水的方法: 1、夯实基础 实际问题:(对号入座) 1)积极专...

  • 七古 元稹

    朝为行雨暮为云,情系巫山欲销魂。 轻薄桃花随流水,空负东风万里春。

  • 行云不问流水

    缓缓流水汇人意 涛涛江水献人情 谁知江水何处行 有酒高歌心弹琴 行云高高挂树枝 流水疑惑答为谁 不问天气不问心 弹...

  • 流水行云

    来自 哪一片渡口的 风帆 在失去极限的轨道上 飘逸 是宿命吗?那...

  • 2020-07-18

    行云流水…行云…也化为了流水…在天空中流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门道文化|行书:云行流水,为风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as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