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甚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对方。所以,在这种逻辑思维模式下总归吃力不讨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像友情般:A和B是一对好朋友。A很喜欢吃香蕉,而B很喜欢吃苹果。在B看来苹果是最好的水果,所以站在B角度看,自然会认为对A的好,就是把所有的苹果给A君。但是B从来没有想过问问A到底喜欢什么水果,甚至会不会讨厌吃苹果。于是乎头脑发热的B就把自己舍不得吃,存了好久的一筐苹果一股脑儿给了A。结果自然可想而知,A其实并不喜欢B给的一筐苹果。A打算直接拒绝,可听见看见B付出各种不易,又不好意思拒绝了,甚至会出于内疚,违心地接受了苹果。然而某一天,A买了香蕉吃,无意被B发现了。而B给的苹果却完好无损,A甚至没有吃过一个苹果。作为苹果的热爱者,B很生气很难过。B觉得A太不像话了,一点都不在乎自己苦心牺牲。就此B和A闹矛盾了,可A也感到很委屈,最后双方都不能容忍对方,导致AB的关系就彻底闹翻了。
除此,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像爱情:女孩喜欢上了一位男孩,她每天都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关注着男孩,像给男孩送早餐、送零食礼物等等,总之千方百计为男孩付出自己的全部的时间与爱。但女孩并不是男孩心目中的理想型,甚至一点都不搭边。女孩并不知道,觉得只要自己勇敢追逐并付出爱就会有好的结果。起初,男孩处于尊重和内心小小虚荣不好意思开口拒绝。但是却被女孩认为是男孩心动的开始,女孩便更加卖力地付出。随着女孩付出的越多,男孩的内心的压力就越大。他渴望逃离女孩,或可以直白了当地拒绝女孩。于是男孩会冷淡地对待女孩,不带任何关心,有时甚至麻木地当女孩是空气,对女孩小小需求都表现地非常不耐烦。可每每当男孩看到女孩受伤的眼神,男孩也会内疚地会对女孩好一点点。但也变相导致事情恶性循环了。所以,当男孩真正遇到心中的理想型女孩。毫无疑问男孩被吸引了,甚至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追求理想型女孩。结果自然是女孩付出那么那么多,到头来却一无所有。女孩找男孩哭诉大闹,男孩都一言不发默认分手。转头男孩就和理想型女孩在一起了。
再比如像亲情:爸爸很爱自己的独子,因为小时候自家孩子多,父辈关心帮助太少了。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所以爸爸觉得一定要帮自己的孩子打点好一切(自己能够打点的事情),所以什么事情都抢着帮儿子解决。小到吃饭洗衣,大到工作成家。吃饭洗衣全部自己和老婆来,家务也老两口全包。婚房帮儿子买好,并装修好。甚至儿子有了孩子,也主动过来帮忙带孩子。爸爸觉得自己太伟大了,儿子得感谢他。但是爸爸从来没有问过儿子想要什么,或者真正喜欢什么。只是不断给予他觉得最好的一切,把成年成家的儿子还当做小孩子,所以,某天而立之年的儿子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爸爸怒不可遏,觉得儿子怎么可以违背自己的话。爸爸便甩手走人,逼着儿子回头找他帮忙。儿子要是没找他,便被和家人四处抱怨养了一只白眼狼,自家老子的话都不听,简直不肖子孙。儿子要是屈服找他,这辈子估计永远成不了大气候。虽然不同于前两种(友情和爱情不像亲情有斩不断的血缘),但是这也是教育的悲哀。父母一昧地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尊重孩子的天性与独立精神。所以万一某天爸爸不在了,老去的儿子又怎么独立解决问题活下去呢?
绕回原点:我喜欢香蕉,你却给了一筐苹果,也不问问我是不是也喜欢吃苹果,甚至是不是讨厌吃苹果?到底算是谁的错?
归纳总结出一点:无论友情、爱情还是亲情都不是一昧付出就维持好的。大家都需要侧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哪怕问一问对方真正的喜好,也是一件省心省时的大好事。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保持互相尊重理解。也许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悲剧”故事发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