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19:16 被阅读0次

领回《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恍然发现,家里的书柜里已有一本,只是未曾翻阅。当时表格要求填写一本书名时,觉得这书名很熟悉,便信手一填,没想到重复了。不过这也好,我再也没有理由不读了。

打开这本书,我实在是硬着头皮读,一个星期了,读了那三四十页,才逐渐步入正轨。但前面讲什么内容,我早已不知所云。

首先,书中没有任何华丽深奥的语言,全是通俗易懂的俗话,似乎读起来毫不费劲,实际并非如此。书中三句两句来个粗话,这种与平时大相径庭的语言风格一时实在难以接受,也读不下去。

什么“他妈”“屁话”“疯子”“恶心”“破公园”“吐”等粗俗语,一页中出现了不知多少次,几乎每句话中都带着一个脏词,读了非常别扭,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了书。如果有哪个屁孩敢用这样的语言写作文的话,估计不让老师骂个狗头淋血才怪呢。

其次,书中全是琐碎的日常生活小事,就像聊家常似的,想到哪聊到哪,东拉西扯,事无巨细,半天也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中心,读得够费劲的,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比如,作者先描述了潘西中学的相关广告,接着简单地描写了潘西中学和萨克森豪尔中学的橄榄球比赛场景,然后大篇幅写了校长的女儿长什么样,自己为什么喜欢她,这三件事之间没有过渡语的穿针引线,难以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种天马行空的表达方式看得我一头雾水,索然无味,不像其他书那样生动有趣,瞄一眼,八九不离十,就能把握整段话的主要内容。

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问了度娘,度娘告诉我:该书采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其主要手法包括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和感官印象,通过人物的默语再现其心灵世界并折射外部世界,通过作者的叙述表达并剖析人物的意识活动。

我豁然开朗,本书大多是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看法。阅读本书只能抓住作者的只言片语去揣摩作者的思想,去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

换了个思路阅读,读起来相对轻松了许多。作者写到潘西中学的广告,觉得广告华而不实,心生反感。写橄榄球比赛,讽刺了潘西中学大张其鼓,势在必胜的夸张做法。写喜欢校长的女儿,是对校长卑鄙虚伪的不满。因此,大家眼里的好学校——潘西中学,作者一点也不喜欢,这是作者五门功课中四门不及格,导致被学校开除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愤世嫉俗的少年,粗俗不堪的语言风格更能真实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什么都看不惯,什么都不喜欢。理清了作者的思路,适应了语言的风格,阅读也不那么枯燥无味了。

相关文章

  • 古诗词赏析(9)

    今天。我再来给大家分享一首古诗。题目是《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

  • 每天学诗两首 第8天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观书有感 朱熹(宋)

  • 龙门33页

    观书有感,期末考试

  • 【佳篇诠议】: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

  • 观书有感

    (一) 日照青石踏露微, 浅看游鱼慢溯回。 静探小径独幽...

  • 观书有感

    (宋)朱熹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布满灰尘的草叶被春雨洗刷干净,变得苍翠欲滴。大江注入了春水,仿佛获得了新生,从干枯...

  • 观书有感

    闲来无事观随园 每到佳句画一线 只见线痕渐渐浅 原是墨水把底现

  • 观书有感

    今天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就拿一个来说吧。主人公每天早上为父生病父亲到医院送饭,一天大雨倾盆。在风雨之中拿着饭盒 ...

  • 观书有感

    闲来无事观随园 每到绝句画一线 只见线痕渐渐浅 原是墨水把底现

  • 观书有感

    向来觉得睡前看书是催眠的,确实看前面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每每看了十几页就能睡个好觉。然而,这两天,我竟然熬夜一口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f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