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维密大秀将在上海举行,前些日子Gigi Hadid在ins上透露了她再次受邀的消息,随即引发一批国内网友的举报抵制。
事情的起源还得追溯到今年2月的某天,Gigi的妹妹Bella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其中就有Gigi拿着一块形似亚洲面孔的饼干,模仿饼干造型,眯眼搞怪的画面。
Gigi Hadid视频一发出来便受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责令她的举动含有种族歧视意味。过了没多久,当事人把视频删掉了。不过,互联网时代,哪里有轻易便能彻底清除掉的数据?保留下来的“证据”依然在媒体上流传,一波又一波网友纷纷到Gigi的ins上声讨,对此,她并没有作出回应,直接关闭了评论。
直到9月1日,她才在微博上对先前的行为和此次中国网友的抵制做出了回应与道歉。
维密超模的眯眯眼:别在一些问题上当傻白甜当初的行为究竟是不是故意讥讽亚洲人长相,除了她自己,谁也无法说清楚了。 相信该事件也会像每一位明星的丑闻那样,随着时间而淡化、抹灭。而我写此篇文章则是因为: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美国种族文化的印象过于友好、亦或是了解的太少,当遭受稍显“含蓄”的歧视时,他们一无所知,甚至反过来怪勇于发声的人太过敏感小气。
毫无疑问,Gigi Hadid视频里动作的争议点在于“眯眼”。英语里有一个词叫"Asian Eyes",大部分美国人对它的印象即是:很小,单眼皮。(亚洲的范围很大,这个词指的并非所有亚洲人的眼睛,而是一种固定标签。)
欧美人的面部骨骼,尤其是眉骨和鼻梁骨,决定了他们绝大多数人的眼睛比大部分亚洲人的大,双眼皮的几率也较高。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原本没什么,但却变成了一部分人对亚洲人面孔的嘲讽点。
Buzzfeed曾发布过一篇文章,征集了亚洲人在美国最容易被问到的且最令人不爽的21个问题,其中一个便是:“为什么你的眼睛长这样?”
并非每个问这样问题的人都是别有用心,但至少我们自己得明白其中潜在的弯弯绕绕。
作为面部差异化最大的地方,“Asian Eyes”也是种族歧视论者最爱用来做文章的地方。19世纪,有大批中国人移民到美国,也引发了美国境内相关的反华运动。他们攻击的其中一点,便是中国人的长相,再具体一些,也就是眼睛的大小与形状。二战期间,矛头则对准了日本人,不变的攻击点依然是眼睛。
比如,他们很多人都认为亚洲人开不好车,因为他们的眼睛太小,视力不好。
维密超模的眯眯眼:别在一些问题上当傻白甜以前看过一篇博客,写的是一个亚洲女孩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受到种族歧视的经历。那次她和男朋友以及另外几个美国朋友聚会,不知怎么聊起了“眼镜”这个话题,突然,男朋友问她:“你是怎么把隐形眼镜戴进去的?”
博主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笑声四起。因为她的视力很正常,从来没戴过眼镜,更别说隐形眼镜。没多久她便反应过来,是男朋友在当着其他朋友的面拿她这双不符合欧美主流审美的“Asian Eyes”开玩笑。
博主至此,相信你大概明白为什么Gigi Hadid模仿饼干造型,故意眯眼的动作会引来网友的讨伐了。种族歧视因子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也不可能被尽数消灭。但至少要避免在对方对你进行言语攻击的时候,不知不觉当了“傻白甜”。
写到这里,还想啰嗦一点。在我看来,比别人攻击你更悲哀的,是日趋严重的审美单一化以及对自己不符合主流审美长相的不自信。
审美是文化的一种,而文化的传播度向来受经济的影响。举个例子,在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那段历史中,西域长相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异类。据说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之所以被传长相丑陋,是因为她生得金发碧眼。到了现代,欧美经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文化渗透日益深厚,渐渐地,主流审美也以欧美人的长相为准了。于是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去割双眼皮,垫鼻梁。
有人说现在的明星都往一个模子里整,究其原因,观众审美单一的影响不可忽视。网络上随处可见对明星长相的攻击,总结起来,无外乎是:太胖,脸太大,太黑,眼睛太小,等等。
找出当年《红楼梦》演员的剧照看看,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审美趋势在短短的20来年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原本符合传统审美的脸,以当下的标准,可以找出诸多硬伤。
维密超模的眯眯眼:别在一些问题上当傻白甜追求美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若因为一个人的长相不符合主流审美而攻击对方,格局未免太小。当这样的行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产生的影响就不仅仅只是对当事人的伤害了。
当攻击者与被攻击者属于不同种族时,是严重的歧视;那么,当双方同根同源时,你认为,又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