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重要的力量,它既可以是个人的力量,也可以是组
织的力量,这种力量叫“逆转力”。我现在依稀记得幼年时看到一只
猫,从楼上被扔下来,然后毫发无损、起身跑掉的情形。大人告诉我,
猫有九条命,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所以,后来一想到什么是人生
中最重要的力量。我毫无犹豫地回答:“逆转力”。
1.AQ
其实,逆转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力量。但在商业世界里,逆转力却是
格外重要的一种力量,或是一种品质。很多人都知道褚时健先生,当年
的红塔山品牌名冠中华,与褚先生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后来的是是非
非,大家也都知道。真正让我对褚时健先生最敬佩的,莫过于他在牢狱
之灾之后的崛起。
我知道的很多有类似命运的人,年龄大了,又经历了幽闭的一段时空隧
道,或者开始信佛、或者索性就颐养天年了。但褚时健先生却没有选择
那样的路,他以七十几岁的高龄,开始创业,投入到褚橙的种植中。褚
橙上市之后,我吃到了第一批皮薄汁多的橙子,味道还不错。但也许是
我自己味觉的原因,我并没有觉得这橙子的味道与其它橙子有什么特别
不同的地方,但是,我每次吃褚橙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与其说是在吃橙子,不如说是在汲取精神的力量。褚橙精神背后所蕴含的,
就是我最欣赏的“逆转力”。
为了衡量每个人面对逆境再起的能力,保罗•斯托茨提出了一个叫做“逆
商”的概念,英文叫 Adversity Quotient(AQ)。他开发了一个逆境反
应的量表,用来测度一个人面对逆境的反应。按照他的理论,一个人面
对逆境,有四个方面的力量最重要。
第一种力量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是你是否能够控制自己对于挫折或者
失败的反应。是否相信自己可以从逆境中走出,是否可以专心在自己可
以掌控的部分,一步一步地扭转局面。
第二种力量是责任归属的能力。有些人面对问题,首先会把失败的原
因、遇到挫折的原因引给他人,让自己获得心理舒适,这是责任属性能
力比较差的表现,而另外一些人则是遇到挫折,并不急于把责任推给其
他人,而是敢于直面问题,甚至无原则地承担责任,然后尽快努力、争
取走出困境。
第三种力量,控制影响范围的能力。有的人,遇到一点点问题就会觉得
满盘皆输,很快会陷入失败循环。越想越觉得失败,越觉得失败,越无
法从困难中及时走出来。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相反,有
些人即使面对极大的困难,也会顽强地坚持,就像我前面讲过的“在绝
望中,找到希望”。第四种力量,就是忍受并坚持着的能力。有的人会很快从挫折中振作起
来,并且坚持前行;在新的努力中,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自
欺”的能力很强。而另外的一些人,则会在后续的行动中,不断受到前
面挫折或者失败的影响,看问题会格外悲观。研究表明,在逆转力中,
忍受并且坚持的能力非常重要。
逆商比较高的人,常常可以非常明确地把自己的过往失败和未来的努力
区分开来,不会过分沉浸于失败的经历和记忆。虽然大家都在说“吃一
堑,长一智”,但很多人并不是长一智,而是简单地把过去的苦痛套用
在对未来事务的判断上。
斯托茨的量表用这四个维度来测验人的逆商,已经在学术界和业界形成
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都通过这个量表来测度自己是否具有逆商。一般
来说,AQ 测试得分比较高的人,被认为是逆商比较高。而被认为逆商比
较高的人,也被认为要么可以轻松地面对各种艰难困苦,要么就可以顺
利地突破各种困境。但实际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逆商,是天生就具有
的,还是历经磨难、后天进化出来的,甚至逆商就是来自于人的本能
呢?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学者们正在通过各种研究来进行探
索。
2.王乐怡的故事
下面这个故事,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力量。王乐怡,这个名
字,你也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是哈佛 MBA,曾经担任过高盛集团商业银行事业部的 COO,后来在香港创办了 AA 私募股权基金,担任总经
理。王乐怡的父亲是台湾创投教父、怡和创投集团董事长王伯元。
1971 年出生在美国的王乐怡一直是家里人眼中的孝顺长女。虽然母亲在
她 15 岁时离世,但并没有影响她健康快乐地成长。在 2004 年,她嫁给
了她最要好的朋友,同样是投资高手的卡毕尔‧密斯拉(Kabir Misra)。
卡毕尔是日本软银集团创办人孙正义的左右手,担任软银私募基金的负
责人,也是孙正义派驻阿里巴巴董事会的代表。卡毕尔评价王乐怡是最
好的太太,更是最好的妈妈。她把一家人的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特别
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她有着惊人的天赋和直觉。
人生的转折总是毫无预兆,2010 年 4 月的一个平凡日子,年仅 39 岁的
王乐怡在香港办公室的一个会议上,突然昏倒,严重的脑干中风。她经
历了几天的昏迷,活了下来,但被医生确诊为“闭锁症症候群”,大脑
及心脏运作一切正常,但眼睛以下,全然不能动弹,也无法说话。
那一年,王乐怡 39 岁。然而,这不是一个美好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伟
大故事的开始。王乐怡所患的病,不影响她的头脑,头脑是清晰的,但是无法表达,她和外界的所有沟通,就是靠躺在床上眨眨眼睛。读过王
乐怡故事的人,大约可以知道失能对于一个人真正意味着什么,不要谈
尊严,就连你最亲近的助手,都会离你远去。王乐怡有钱,但有钱并不
能解决一切问题,照顾失能人士的繁重工作,让人性不堪忍受,助理
们、看护们,开始偷偷走掉。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经过了三年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包括
半年的抑郁症治疗之后,王乐怡决定用她唯一能够控制的眼皮,也就是
用眨眼来管理家、管理公司、管理基金投资。她请了 15 个助理和护工,
轮流照顾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并帮助她工作。王乐怡为这 15 位助手和
护工制订了 KPI 考核表,并进行年终考核。
护工负责照顾她的家庭,也照顾她自己;而助手,则是帮助她处理邮
件,打理业务。王乐怡每周会有一天到公司上班,参与公司的投资决
策。有三位助手,在工作中辅助她。他们与公司签有保密协议,通过看
王乐怡眼皮的眨动,来把王乐怡的意见翻译成文字、变成决策。王乐怡
生病之前,她所管理的基金是十亿美元级别的。但到去年为止,她所管
理的资产已经增值了十几倍,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
一。
王乐怡现在还是不能讲话,但她每天在助理的帮助下,用眼皮为孩子写
一篇祈祷的文字。在她生病的时候,她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四个月,
她每天看到孩子在阿姨的怀里长大,和阿姨的感情比和自己还要亲,那
种痛苦,我们任何人只要用一下同理心,都可以想象得到。但王乐怡并没有只是停留在痛苦之中,就像她对待工作一样,她每天坚持几个小时
的康复训练,希望某一天可以亲手抱抱儿子。
“康复”,对于寻常人来说,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是,我听一位朋
友说,那是极其痛苦的事情,需要极强的毅力才可以坚持。要把每一根
神经都激活,把每一块萎缩的肌肉再变得有力量,要经过婴儿成长般的
缓慢过程。但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同,孩子的成长是个自然的过程,慢
慢站立,从爬到跑,它所需要的就是时间,没有痛苦。但病人的康复则
不一样,每一步的进展不仅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还要忍受巨大的
痛苦。据说王乐怡在康复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疼痛而嚎啕大哭,但
是,她还在坚持。正像她在祈祷文里面对她的次子所写的那样,“我做
这些都是为了你,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轮椅丢掉,能够抱抱你”。
听完王乐怡的故事,也许你能够知道什么是我说的“逆转力”了吧,就
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与这种力量相比,任何管理问题,其实都是小
儿科。没有人可以打败我们,能够打败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这就是
我们今天的分享主题:不屈服,就不会垮掉。我读过媒体关于王乐怡故
事的报道,非常感人,也非常鼓舞人。
分享结束之前,顺便分享一本书,叫做《逆转力》,是由《执行力》的
作者拉姆•查兰所写的。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经济不确定时代的领导
力”,Leadership in the era of Economic Uncertainty。不知为什
么,在中文简体版出版的时候,就起名叫“逆转力”了。那本书所讲的
逆转力,和我们今天分享内容关系并不直接。但是,查兰的这本书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它写于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查兰的主
要写作目的是告诉企业里面的每一个重要角色,包括董事会、CEO,以
及财务、运营、营销等多个方面的负责人,在危机时刻,你应该把注意
力放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