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令向寿还,谓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乃盟于息壤。秋,甘茂、长封帅师伐宜阳。
甘茂不简单,考虑事情足够周全,未雨绸缪,通过立下盟书,以保证秦王对自己自始至终的支持。
赧王八年(甲寅,公元前三零七年)
甘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公仲侈入谢于秦以请平。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甘茂所料,在事情受挫之时,总会有人出来干扰,而秦王也受到影响,一切都在甘茂的预想当中,说明甘茂对同事和领导的了解非常深刻,通过之前立下的盟书,获得了秦王继续的支持,保证了目标的达成。
事情能够预料得如此准确,足见甘茂做事识人的能力,而这也是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