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65897/8594fb6512e5a12b.jpg)
文|欣迪
随着微信越来越普及,朋友圈也成了各大企业的免费广告平台,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员工已达5万人的企业,传播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这不最近单位就出台一项制度,要求转发对公司有利的新闻消息。比如,新产品上市了、某个产品获了奖,公司进入行业的前几位等等这些利好消息,行政部都会撰写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发送到自己的朋友圈,而且要截屏返回做统计。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员工得朋友圈来增加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且不说效果如何,但传播力量不可小觑。
起初,单位要求发这些,大家都按要求执行了,随着发送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触这件事,大家一致认为微信是我们私人的工具,不愿意总发一些朋友们都不感兴趣的内容。无奈,无法与单位制度抗衡,不得不发。后来部分人就想到了微信朋友圈分组可见的功能,公司再要求发单位相关内容时,大家只选择让同事可见,其他人看不到,不让别人烦自己刷屏。对于我们来说,“分组可见”真是朋友圈里最贴心的功能,既完成了任务,也不影响自己生活。
无独有偶,朋友也正为单位强制发信息到朋友圈而烦恼呢。朋友在一家期货公司供职,单位经常要求她们发一些理财产品的信息,有几个人为此都拉黑了她,她很郁闷。我说我们公司也经常要求我们发一些单位的信息,你在你的朋友圈里看见过吗?她很疑惑的说没有啊,不是你把我屏蔽了吧。我说我发公司信息的时候都是选择分组可见的,那些信息只给同事看。她恍然大悟,原来有这么好功能,赶快教教我啊。是啊,“分组可见”功能对于我们是一种非常好的功能。
但如果把它用错了地方就是个很可怕的功能。
上周,舅妈来我家和我妈哭诉表妹不听话,学坏了,居然和一个男孩闯天涯去了。表妹从小不爱读书,早早辍学在一家大型美发机构当学徒。在我的印象中,表妹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很乖啊。原来中秋节表妹回家时,舅舅无意中看到表妹手机里的朋友圈,这才知道表妹这两年一直不学好。整体抽烟喝酒,经常半夜出入KTV,还和一些小混混玩在一起。舅舅让她和那些混混断绝联系,扣了她的手机,表妹和舅舅吵了一架后,留了个纸条就不辞而别了,舅妈很担心表妹被骗。我说我看表妹挺上进的呀,她常在朋友圈里发她的近况,如:今天店里顾客太多忙了一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今天她又学会了一种新发型,今天师傅表扬她了,很开心、她又领到奖金了给正在上学的弟弟买了新衣服、梦想开一家自己的美发店,加油!等等积极向上内容,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坏呢?
舅妈把表妹的手机拿给我,我打开表妹的朋友圈,看到了另一个表妹,哪里有表妹在KTV昏暗灯光下的性感照片、有表妹在纹身店里纹身的照片,有表妹和小混混模样的男孩勾肩搭背的照片,每个照片下面都配了一些很污文字。简直和我的朋友圈里看到的表妹判若两人,活脱一个不良少女。原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她,都是她专门编造的美好假象,只向我们这些亲人分组可见的。而那些我们没有看到的,都是她不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亲人组就是她屏蔽了不可见的,所以,她的真实生活我们一无所知,都被她假象给骗了。表妹就是典型把“分组可见”功能用的很娴熟,但她用错了地方。
微信作为现代重要的交流工具,微信好友不单单指好朋友了,有家人亲戚,闺蜜同学,单位的同事领导,快递员、商场化妆品导购员,各种熟的、不熟的、因为某种共同利益加的小刘、小赵、王姐等,甚至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人都是微信好友。
朋友圈原本是个私人空间,却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个公共场合。因此,“分组可见”功能就成为一个便利好用的功能,不同的事情与不同的人分享。比如单位的宣传信息、照片只让领导、同事组的人可见,家庭游玩或孩子的照片只让亲人组可见等等。这样只让有限的朋友可见,筛选了信息,筛选了可见对象,不但让分享朋友圈的信息更有针对性,使信息能精准传播,同时又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对接收者的尊重,也避免很多误会和打扰。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最好不要过度使用或滥用,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有些事,你确实不想让一些人知道,那最好就别发朋友圈了,选择分组可见,日后让那些被屏蔽的人得知了,可能会引起误会,甚至断送了朋友情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