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持枪文化及程序正义——《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近距离看美国》丛书的第一冊。该书以一种书信体写作的独特方式,打破时空局限,深入观察和剖析美国社会体系,远近结合地呈现了美国社会的完整图景,兼顾历史大方面和生活小细节,为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美国,提供了一把放大镜和一架望远镜。
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的笔名,丈夫叫丁鸿富,妻子叫李晓琳。他们是介绍美国人文历史的知名作者,其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写作领域极广,涉及宪政、法治、历史、国际关系,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在个人利益的保护方面,美国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平衡公权力和私权力。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美国一般都会把私权力摆在首位。美国政治体系的价值取向,是注意公权力和私权力之间的平衡。所谓公权力,就像市政府这样的机构具有的权力;私权力就是一般美国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的权利,比如说选举议员、选举总统、表达自己的看法等。一般情况下,在公权力和私权力发生冲突时,美国人会首选私权力优先。你可以发表你的意见,但公众买账不买账是另一回事。
比如关于种族岐视的辩论,本质上是言论自由的问题,但任何国家的言论自由都是有边界的。比如在今天的德国,支持纳粹的言论就是不被允许的;在法国,鼓吹战争和颂扬反人类的罪行也是不被接纳的。同样,尽管像种族歧视这种有关种族之间关系的言论,在美国是被允许的,但如果涉及到公共利益,比如类似恐怖主义、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或者危害到公共秩序的行为,在美国也是被禁止的。
这些年的枪击案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美国是一个到处充满暴力和枪支犯罪的地方。但实际上,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关于枪的态度。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注意,这个表述不是说宪法赋予了人可以持枪的权利,而是说这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
在今天的美国,虽然大家都有枪,但邻居之间通常是很友好的。如果遇到任何有关土地的问题,就会找到丈量公司,丈量公司根据每家在政府备案的地产图,依照现代测量技术,清楚地标出地界,也没什么可争的。
尽管《宪法》里规定:公民有权持枪,但从“法律上的权利”到“实际真正有枪”,是要经过严格手续的。首先在买枪的环节,你需要提交一系列证件进行严格的审查。这种审查包括以往的犯罪记录、信用记录,甚至水电费账单的缴纳情况等。大部分州还需要考取特别的“持枪证”,买了枪之后只能放在自己家里,如果要带出去,还需要经过特别的许可。任何人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带枪,都属于违法持枪行为。如果被警察发现,就可以进行拘捕。
鉴于时不时发生的这些枪击事件,在美国也有一些声音,提出对枪支进行严格管理,甚至还有人要求禁枪,但这些提议往往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最根本的在于,这是一项“宪法权利”,即便总统也要受到这项权利的限制,不可能做出什么大的动作。民间持枪是美国注重个人利益保护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同时,它也是影响美国社会稳定的双刃剑。
程序正义优于实体正义,是美国社会对个人利益保护在司法上的体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法律上的两个术语,其中程序正义是指,法庭在裁判过程中,对过程和细节上的公正;实体正义是指事情本来的面目,在事实层面上的公正。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上有这样一条格言,叫做:正义不仅应该能够实现,并且还要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种看得见的方式就是审判的程序。它之所以坚持这条原则,是建立在对人的一个基本认知上,也就是人心都是不可测的,必须通过外在的程序,把这些不可测的因素表现出来。如果不表现出来,仅仅因为心里怀疑就断定某个人有罪,那就会让个人利益受到侵犯。作者用辛普森案说明了,美国司法上坚持程序正义的做法。这在整个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一种传统。美国的许多现实令人费解,但为了体现出本国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与民主,既便要付出代价,他们也要坚持。这就是美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