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乡作为搭讪的常用话题,一方面出于人们交往的本能,比如两个人聊起来之后,听到对方口音不像本地的,就会很自然地问到对方的家乡;另一方面出于社交的需要,因为知道了对方的家乡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点和对方建立某种关系。比如听对方说他是河南信阳的,而你是湖北随州的,那么就可以开玩笑地说:“原来我们还是邻居啊!”(河南信阳与湖北随州交界)这样一来,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就会拉近许多。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中国人的乡土情结非常浓重。比如经常挂在嘴边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落叶归根”等,都是乡土情结的体现。所以在外地,当你和别人聊起家乡的时候,如果两个人的经历和家乡没有交集,权当是进行了一次历史和文化的普及;如果有交集,可以就近发挥,让搭讪更进一步。试想一下,如果和你搭讪的人就是你的老乡,而且你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乡,那种场面定会相当感人。
袁利民今年65岁,三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来到北京投奔自己的女儿。说是投奔,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其实就是给他的外孙当“保姆”。袁利民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国外工作,女儿在北京上的大学,后来也在北京成家立业。刚开始,袁利民是很不情愿去北京的,因为到北京后自己原来的那些老伙伴们就见不着了。后来,女儿还是借口说自己平时要上班,在家里雇一个保姆照顾孩子不放心,所以一定要把父亲接来北京。最后,袁利民也还是看在外孙的面子上答应了。
刚到北京那段时间,袁利民确实是很不适应,每天除了在家里照看孩子,平时就是在小区的小树林里面溜达溜达。如果不是节假日女婿硬是拉着他去了趟故宫,他平时连小区的大门都不出。袁利民年轻时很喜欢社交,而且也是左邻右舍心目中的老好人。自从老伴去世后,他的心态就发生了转变。别人主动和他搭讪,他会乐呵呵地回应;如果没有人主动搭讪,他就会独自发呆或者不紧不慢地忙自己的事情。
时间一晃,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袁利民在小区里也认识了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不过也都是泛泛之交。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在小区花园的小道上慢走,碰到了前两天刚认识的“男保姆”——对方也是给女儿照看外孙的。两个人碰面后,打了个招呼就一起顺道边走边聊。上次见面,两人都抱着孙子,只是简单互问了一下孙子的情况,没有涉及两个人的信息。但是这次,袁利民把精力放在和对方的聊天上时,突然发现对方的口音有点自己家乡方言的味道,就顺口问了一句:“老兄,听你的口音像是南方人,南方哪里的?”
“哦,你的耳朵还是蛮灵敏的。我自以为普通话已经说得很标准了,没想到还能被你听出口音。没错,我祖籍是江西上饶的,35岁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到了北京,后来断断续续地回去过几次,不过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北京。”
“原来如此。那真是太巧了,我也是江西上饶的。”
“真的吗?你是上饶哪个区县的?”
“婺源县。”
“真的有这么巧吗?我也婺源县的。”对方像是中了彩票一样,满脸兴奋地说道。
当然,袁利民也是非常兴奋,没想到来北京快一年了,竟然在小区里碰到了同一个县的老乡。
两个人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投机,最后干脆约好了晚上一起下馆子。这在袁利民的女儿、女婿看来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因为父亲除了和他们去过几次饭店之外,可从来没有在外面吃过饭。
其实,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袁利民并没有采用什么说话的技巧,纯粹就是通过询问得知两个人是同一个县的老乡,结果就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这或许也给我们一个借鉴:搭讪的时候,话题本身也是技巧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