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老师
(知识快递II——《教育心理学》2号)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创作了一个“偷药”的故事,用来检测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这是个很神奇的实验,诸位不妨对号入座,也来试一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濒临死亡。医生说只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就是镇上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新药——一种镭。药剂师以十倍于成本的价格2000元出售。病人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个亲朋好友借钱,最终才凑够1000多元。他乞求药剂师,把药便宜出售或者分期付款,但药剂师坚决不同意:“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的。”
海因茨走投无路,夜晚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走了药。
请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这是一道著名的“道德两难”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道德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想来屏幕前的你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根据大量实验,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分成了“三水平六阶段”。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自己,以便更加了解自我内心,修正日后人格发展的方向。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1.前习俗水平:道德观念纯外在
该偷药,否则会被妻子娘家人报复;
不该偷药,因为偷药会坐牢;
此时,你秉持的是“惩罚和服从”的道德观,服从规则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或为了获得奖励。比如幼儿园时,吃饭前排队去洗手,孩子们并不都能意识到“细菌”、“病毒”等问题,洗干净手,很大程度是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道德状态在0~9岁的儿童身上表现最明显。
该偷药,妻子辛苦操持家务,如今危在旦夕,要尽全力挽救。
不该偷药,因为药剂师的生意是正当的。
如果这是你的判断,那说明你不再把规则看作绝对的,行为者的意向影响了过错严重的程度。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偶尔也会满足他人需求。这是一种朴素的享乐功利主义道德观。
2.习俗水平:维护人际和谐,遵循社会秩序
该偷药,海因茨爱妻子,实在走投无路,偷药可以原谅。
不该偷药,好人不能做出偷窃行为。
这个道德水平的人非常重视大多数人的意见,日常中极力避免被批评,极力赢得赞赏,重视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这是人际和谐道德观
该偷药,药剂师见死不救,他早就该被逮捕!
不该偷药,虽然海因茨动机值得同情,但人人都去触犯法律,社会就会乱成一团。
持此种观念的人,能够发自内心的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规则”已经被内化,道德行为就是力图满足社会的期望。这是维持社会秩序道德观。它在中学生身上表现比较明显。
3.后习俗水平:原则、良心高于个人命令,道德不是法律,道德即社会责任
该偷药,破窗而入虽然违法,但任何人在这样迫切地形势下都会这么做。这是法律的漏洞,应该予以补充修正。
不该偷药,海因茨目的正当不能代表手段无害,他的意图虽然善良,但行为又给别人造成伤害,这是个不道德的行为。
我们能发现,法律在这里受到质疑,此种道德水平的人会认同:法律不符合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行为时,应该被修改。这已经上升到社会契约和法律道德观高度。
该偷药,极端形势下,较之违法偷药,保全生命就是更正确、更高的原则。
不该偷药,即便法律上说的通偷药的合理性,但药物不足以满足所有病人的需要,这是事实。应跳出个人得失和情感私心,从普遍公正的原则来看待。
这个境界的人,道德已被内化为自觉的追求,道德判断需要根据各种情况,做决定的标准来源于自己的良心。这是普遍原则与良心的道德观。也许大多数人格健全阅历成熟的成年人,很难达到这个境界。
总结一下,海因茨偷药的对与错不是关键,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的故事,把道德发展分成了三水平六阶段。据此可以看出不同水平人的心态。对应在人格中,便体现出:人格发展是由他律到自律的心理过程。
受教育者在学校中,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人格成长。德育不是追求对知识的知与不知,而是“求善”,使学生明白“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所以,道德教育更要合乎人格发展这个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