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秦辗转燕地处理燕易王废储之事时,楚国也没闲着。修养生息数年后,楚王决定发兵攻打秦国,夺回之前被商鞅夺走的商於之地。楚军分兵三路开赴战场。面对楚国的征伐,秦王找到张仪商量对策。张仪推荐魏章(即公子卬)为将迎战楚军中路的景翠,至于其余两路楚军张仪并没有太多安排。
当景翠以六万楚军对阵魏章两万秦军时有些懵逼,秦军背水排列,且列出的是一个在寻常不过的矩形阵列。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楚军只要称锥形冲破秦军的矩形防御阵就会将秦军逼入绝境,一场大胜似乎就在眼前。
可当楚军以锥阵冲锋时发现自己的矛被秦军的盾档得死死的,而秦军的矛轻而易举地就刺穿了楚军的盾后又刺穿了楚军的胸膛。楚军前赴后继却终究未能突破秦军的防御,锥形被打散变成平面进攻。秦军武器上的优势使得秦军异常勇猛,而随着大量楚军的倒下,楚军开始出现恐惧。此时一直防守的秦军突然展开冲锋,楚军大败,辎重尽被秦军所获。
楚军的中军是由王师和景翠部组成,这一战让王师和景翠部都受到不小的损失。而楚军的另外两路,一路只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就撤退了,另一路遇到的秦军几乎未做抵抗便送给了楚军几座无关痛痒的城池。
负荆请罪的景翠并没有遭到楚怀王的惩罚,因为从景翠的复盘中楚怀王已经知道此战的失利主要是因为秦国兵器上的优势。于是楚怀王命令负责制造兵器的臣子在规定的日期内必须研制出乌金合金的锻造方式,同时颁布法令禁止一切含乌金的物品出口。
从对战局的复盘可以看出景翠输给常败将军魏章还是有原因的(魏章还是公子卬的时候似乎就没打过胜仗......),他的复盘只局限在那场战斗上,而屈原的复盘却是针对整个战役的。兵器上的优势虽然是秦军获胜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另外两路楚军及时支援中军或在他们所在的进攻路线上如中军一般进攻秦军的话,兵力远少于楚军的秦军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但是其他两路并不像因为血战而自损失利,毕竟兵都是自己的兵,死一个少一个,但得到的地盘却不一定会分封给自己。
这场败仗也让楚怀王看清了楚国当前的局势,他的内心开始酝酿让屈原主持一场变法,希望能向当初吴起变法一样使楚国再次握掌为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