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休很有争议,但是该怎么调还是怎么调,今天是周六,还是休息了。想起周日还要上班,感觉这个周六挺值得珍惜的。
早晨,照例起得晚一些,不用上班的感觉太好了。
十年后退休,每天都不用上班,还会这样感觉良好吗?听一些退休同事讲,“可别退休,天天无聊死了!”
真的如此吗?我的意思是,就算无聊死,我也乐意,也比忙死,死得开心些。
那么,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应该怎么度过呢?
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是我不想去。我觉得,无论想去哪里,直接在网上搜资料先看看,在斗音上看看有关视频,然后去现场的动力就几乎降为零了,一直在问自己,“有必要去吗?”
其实,我的问题是懒惰,还有一个问题是,难以忍受愿望达成后的无聊感,无法正视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的挫败感。因此,更多时候,更倾向于窝在家里,一个手机傲游世界,一个姿势打发时光(半躺着),一个心态逃避生活(真实情景不过如此,一动不如一静)。
由此,我的五一估计还是呆在家里。
猪的一生离不开猪圈,狗的一生离不开庭院,猫的一生离不开斗室,驴的一生离不开磨盘,人的一生离不开什么呢?我想是执念。
五一假期,欢天喜地周游世界,是勤的执念;万事不理窝在家里打发时光,是懒的执念;打卡各大美食店,是味觉的执念;光顾全城的按模店,那是欲的执念;不远千里探望异地伴侣,那是灵与蹂的执念。
这些执念就是生活,人的一生就在这些执念里转圈圈,一圈又一圈,怎么也转不出去。
一直以来,我的愿望是寻找一个绝似故乡老家的小院,阳光、老屋、土墙、直槐、歪枣、丑榆、蜜蜂、石桌、木椅、旧茶壶,一狗一猫一单杠,呆在这样的院子里,谁也不见,谁也别来,啥事也别找我,只在院子里种种菜、看看书,喝喝茶,发发呆,睡睡觉,乏了就出门直走,下午及早返回。
其实,我希望的这种闲适的生活,也是一种执念。耕读人家,这四个字是潜藏在国人内心深处最大的执念。
其实,为什么一定要定义为执念呢?所有上述,不过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而已,不同心境罢了。所谓的执念,也是不断转化的。
但是,寻求内心的平衡却是永恒的。把握调谐心理的平衡是生活的核心内容。
五一假期不过是打破了心理平衡,提供了构建新平衡的契机。
然而,短短数天,新的平衡尚未建立,又匆匆回复了旧的平衡,这就是假期往往让人意兴阑珊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