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五年以来产生了2000多万个公众号,早期优先发势的公众号赚的是满盆归而后来的媒体主却天天抱怨红利期已经过去。一般来讲一个平台的红利期为24个月,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真的过去了吗?
早上打开微信发现自媒体主群里就微信红利的这件事炸开了锅。
自媒体人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吗?得到的答案却呈现两边倒的形势:
一边大倒苦水,涨粉的速度跟不上掉粉的速度,太难做了;另一边却是继续埋头苦干,用数据和内容告诉你红利仍然未消失。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截然相反答案的人群特征。
认为红利已过的运营者
特征一:心急心大
✦运营公众号时间短,并且没有长远和短期计划,心里放不下的是粉丝数量的KPI
✦喜欢通过蹭热点带来引流,总是一心想着如何一夜成为第二个咪蒙
特征二:特别喜欢看干货和爆款文
类似“我是如何做到一篇文章粉丝从0到10W+的”的干货文看了不下10篇却依然做不好自己的公众号。
这里解释几个干货误区:
粉丝从0到10W:即使你成功复制也拥有10W粉丝,那接下来呢,粉丝留存率呢,怎么保住这些种子粉丝,告诉了吗?没有。
一篇文章:那接下来呢,如何持续有效的不断输出同质量的文章?没有!
最后这10W+的粉丝活跃度是多少?可变现率有多高?又会带来多少新的粉丝呢?没有!
要记得每一个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因此看太多的干货文并不能复制他人的成功。
特征三:急于求变现
粉丝刚刚做到起色就在着急如何变现,在粉丝粘性还不够情况下过早的变现容易导致——粉丝更快速的流失。
认为有新红利的自媒体人
特征一:回归内容
懂得微信公众号需要有可靠的内容输出,才能提高粉丝留存率。
这些后起之秀却丝毫不输有先发优势的人。
"小道消息”的主理人冯大辉 经常在舆论指向微信公众号红利期消失时,力挺微信是内容创业者最好的平台。
36氪决定开始在核心业务上,主打内容,回归媒体更是代表着原创优质的内容则是永不过时的。
特征二:懂得自己的优势并利用
微信公众号还在走上坡路,数量越来越多,阅读低涨粉难是必然趋势,但公众号的价值还在不断上升,总体阅读量还在上涨。而且玩法越来越丰富,开放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每开放一个功能,就可能是一个新机会。 —— 掌玩网络创始人
并不是所有持反方的人都是做的像上面的大牛一样的媒体主,也有一些粉丝量级在一万左右的媒体主号,他们懂得自己的优势是人群精准,粘性高。
大号虽然坐拥数十万粉丝,但是精准度和粘性必然会有所下滑,长尾效应存在于任何领域,也为普通的非头部玩家带来了新的机会。
只要粉丝对你爱得深沉,愿意为你的任何产品付费,就足以让你过得很舒服,一个死忠粉抵得过1000个路人粉,凯文· 凯利的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将愈演愈强。 —— 运营公举小磊磊
小 结
➤在2017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发布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指出,微信平均日活达到7.68亿,50%的用户使用时长为90分钟。
不可否认的是在最初微信公众号的门槛低带来的先发优势红利已经没有了,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大浪淘沙真正的精品才会被筛选下来。
插坐学院创始人曾一语道破“红利期就好比你听枪准,第一步快,但很快规律和方法就会透明,比的就是耐力和持续思考、调整的能力。”
今天的超级运营干货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橘子说新将推出运营超级干货系列,手把手教你从0到1做好微信运营请持续关注哦。
橘子想问认为红利期过了对你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发消息告诉我吧。别忘了戳阅读原文报名12月4日的荔枝直播微课哦。
前期内容:
戳橘子说新公众号
以内容为出发点,以热点为引爆点,以粉丝为落脚点,这才是后微信时代优质爆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个有趣有料的新媒体公号,心情不好记得喝橘子汽水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