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作家要多装着读者,多倾听读着的呼声”,也有人说:“作者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被读者左右”。应该支持前者还是后者呢。暂且不谈对错,我想谈一谈关于作家的事情。首先我认为,作家的事业有写作,只有能够产出作品的人才能被叫做作家。当然了,对作品也是有要求的,不是能写字的人都能被叫做作家。我认为作家的作品必须是对人,对社会有启发作用。
好的作品应该事有理有据的,理就是作者的自己的观点,据也就是大家都能懂得具体事情。从小在农村长大,骨子里饱含着对泥土的热爱,所以当我看到余华的作品时,便深陷其中。书中,作者把这理夹在据中,不拖沓,只是在关键的地方将自己的观点表露出来,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于是故事读完,作者的思想也刻印在了脑海中,挥之不去。
有些书则不然,外表华丽铺张,排版为了凑字数。我认为,这类书就是“对读者不负责”。也就是些口若悬河之辈,把想说的话写成了文字,而不配叫做书,这就叫骗。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公众号,虽然阅读量很大,可实在没有什么营养,搞不好会使人营养不良,落下病根。这样的文字读多了,心里虽得到了一时的鼓舞,觉得文字很有力量,有道理,可行动却被关进了监狱。最后能记下的是什么了?可能就只是几个时髦的词,句。这就是碎片化阅读的一种,一种将思想拖入混沌的阅读方式。我很难理解这样的文字居然还被征订成册成了书,祸害读书人。这样的人应该被关起来,判刑。
朱光潜先生说:什么都可学时髦,唯独读书不可以。同样的,做书也不能学时髦,赶时髦的事儿禁不起时间的推敲。原因在于,许多流行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看似喊出了民,实在毫无角质。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立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无数遍。
所以我认为作家应该能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质,同时自己的观点能对着个时代带来影响,积极的影响。好比余华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这两本书所描写的都是贫苦的农民,背景都是新中国初期动荡的的社会。而作者也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用最简单的文字把中国农民活生生的展现出来,故事很简单,但让人陷书中,仿佛自己成了书中人。这样的书除了表现人们的疾苦,还引发读者的思考。若书中通篇的大道理,满是作者的观点。从而会让读者养成思考惰性。
所以作家的作品既要装着读者,也要有自己的观点。至于比例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读者群的特性做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