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是半个圆的时候,需要寻找另外半个圆,这样合成一个“完整”的圆,会体验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会期待对方理解自己,包容自己,最好自己心里想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对方可以猜到。
内心最多的独白就是:你应该懂我。我们那么亲近了,为什么?你没有别人对我好?
曾经的我是一个不会表达内心需要的人,同时也不会拒绝别人。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交往比较亲密,她说我是她的闺蜜。我一直渴望有闺蜜,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那种。
我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一旦遇到界限被侵犯的时候,我不会维护,所以只能和人保持距离。
有一段时间,我挺羡慕那个闺蜜,她特别会提出自己的需要。于是,我特别愿意满足她,有一种自己也被满足的感觉。
一天,我们参加一个团体活动。她给我发微信,说自己快崩溃了。那时团体活动快结束了。
我想结束以为陪陪她,问问她怎么了?
我看见她走出去,不停地打电话。这时,另一个朋友走出去和她聊天。
当活动结束时,她对我歇斯底里地大喊:“你还是我闺蜜呢!某某看见我状态不对都过来安慰我,可你呢?都不管我!我都给你发微信了,你却视而不见!”
我当时,被她喊得一脸懵。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我有一个后遗症,就是别人对我大喊大叫,就会不知所措,脑袋当机。好像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失眠了。我给她发微信,说如果你当时需要我,可以告诉我,我会陪你。我不知道你崩溃到什么程度。
当时,我的状态就是懵,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体会到自己的感受,总是慢了好几拍,过了好几个小时,才后知后觉。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对一个朋友如此掏心掏肺,可是她还是觉得我忽略了她的感受,对我极其不满和愤怒。
我也承认,自己对感知别人的情绪确实有些迟钝。因为,我的感受经常自己忽略。
那时,我是半个圆,她活出了我的另一半。我们是一个共生的圆。
当一个人是多半个圆的时候,会渴望找到可以填补缺口的那部分,就有知音难觅的感觉,一旦找到,就会舍不得放手。
付出、索取;满足、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就像大多少青少年,一边依赖父母带给自己的衣食无忧,一边讨厌父母所谓的控制。这样就会有爱恨情仇,痛苦烦恼,容易陷在情绪里,难以自拔。
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当一个人逐渐变成,完整的圆,就学会了为自己负责,大多数时候,都是自给自足。
成为自己的知己,学会了温柔地爱自己,学会了和自己共情,学会了一个人独处很愉悦平和,有朋友是锦上添花,没有朋友也不会迷茫失落。
这个圆可以是夜晚的月亮,也可以是春日的暖阳。
当一个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即使遇见悲欢离合,也会全然接受这些情绪。
体验悲伤,体验苦涩……因为他知道,这些情绪尽情地宣泄后,就会自然离去。
安住当下,体验此时,此刻,和自己在一起,是一种很美妙,很愉悦的感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