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如《百年孤独》中的长子阿卡迪奥毅然决然背井离乡追随吉普赛人流浪,参见《百年孤独》
2)悉达多蜕下沙弥的长袍大隐隐于市
悉达多当然是指佛陀,但是这个故事我没查到,可能是作者搞错了。
3)苏格拉底曾提出人应当“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德语:Sokrates)(公元前469年 [1] ,一说公元前470年 [2] ~公元前399年),是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后来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苏格拉底在后来的古代和近代对哲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苏格拉底对艺术,文学和大众文化的描述使他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之一。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据《克里托篇》说,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4)浮士德曾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孜孜以求。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5)瓦尔吉普斯之夜,参见《浮士德》第二部
6)荀子曾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出自荀子《劝学篇》。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著名弟子
有李斯、韩非、张苍。
7)纸上得来终觉浅
参见: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天尽头”的香丘,参见《葬花吟》
9)“社畜,日语是しゃちく,网络流行词,是日本用于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指在公司很顺从地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多用于自嘲。
10)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出自元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登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1)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出自《金刚经》
12)难道生活的意义终究恍若沧海明珠,蓝田美玉一般明灭可见,可望不可即吗?
参见: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找寻属于自我的那片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唯有行者,方能至远。
出自先秦佚名的《黄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路艰难且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萎萎,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扯。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路艰难且漫长.

网友评论